三国之最风流

73 健儿战死谁封侯(下)(3/8)

火光映彻数里。

    在火光中,荀贞带部猛击向波才左翼。

    在波才的命令和调动下,黄巾军兵卒分为四部,前部拼命阻击朱俊,后队防范河边汉军,右翼抵挡孙坚,左翼迎上了荀贞。

    为了能以最快的速度击溃东边的荀贞,从此突围逃生,波才派出了jīng锐的甲士五百、骑士三百加入左翼,不等荀贞近前,主动迎击上去。这些甲士、骑士是他的嫡系,是他起家的本钱,早些时在攻阳翟时就是作为中军存在的,是黄巾军中最具战斗力的人马。

    夜sè迷茫大地,城南火光冲天。

    波才遣出的三百骑士越过左翼,叱喝着挺矛催马,与荀贞亲带的数十骑士相对冲锋。

    这两支骑兵就如两支离弦的利箭,脱离了大部队,挺出阵前,在两军阵中的宽阔的空地上撞在一处。

    信仰太平道的不止农人百姓,也有各县的轻侠恶少年。这些骑士就是各县中信教的轻侠、恶少年,也是非常勇猛的,单论武力,和荀贞部下的那些骑士相差不多,但荀贞部下的骑士们胜在有组织xìng,他们受过荀贞常年的cāo练。战场上个人勇武重要,配合更重要。是以,荀贞部骑士虽少,面对优势敌人却毫不畏惧,迎之而上。

    眼见敌骑声势逼人地冲至眼前,随在荀贞身侧的辛瑷热血冲头,心情激荡。

    “贼兵”一万四千人,汉军四万余人。今夜在舞阳城南这块数里方圆的土地上交战的共有近六万人,这是何等的大场面!

    辛瑷一直都有着“提七尺剑,立功边疆,登天之堂”的壮志,今晚这样的大场面他是头次见到,头次参与,心情的激荡不言而喻。他穿着黑底描红的皮甲,左持骑弩,右提长矛,腿夹马腹,口中喝呼:“驾、驾!”催促马速,一举超越了荀贞,冲到了最前。

    迎着冲来的黄巾骑兵,他抬起左臂,连shè劲弩。他用的是连发弩,弩矢一发急如雨,瞬间数支弩矢就激shè出去了,对面的黄巾骑兵没有经验,冲锋的队形很紧密,互相间隔不大,没有躲闪的余地,登时就有两三人骑中矢。

    人中矢还好,只要没shè中要害部位,以这些昔rì轻侠恶少年的忍受力,他们还能忍受疼痛,继续冲锋,但马若中矢就不行了。黄巾军的骑兵所乘之马多为常马,良马没多少,更别说经过训练的战马了,本来前后呼拥地冲锋,这些马中就有受惊的,辛瑷的弩矢shè来,又shè中了前边的一匹马,正中它的颈部,这马正在疾奔中,受此巨痛,扬起马蹄哀鸣长嘶,冲了两步后轰然倒地,因有之前的冲锋速度,倒地后又向前滑行了一段。

    马上的骑士一条腿被压在马下,丢掉长矛,抱住被压住的腿惨呼痛叫,却是被压断了,痛叫刚起,没叫两声,就被随后冲上来的骑兵坐骑践踏而死,从他和他的坐骑身上过去的几个骑兵中又有两人的坐骑因为脚下不稳,被绊倒在地。紧接着,后边的骑兵又冲上来,又被绊倒。接连绊倒了四五匹马,别的骑兵这才有机会改变冲杀的方向,绕过了他们。这一切的过程说来很长,其实很短,不过两三个呼吸的功夫。

    荀贞、程偃和别的骑卫手里拿的也有弩。荀贞把手中弩平举,另一手将长矛高举,大声下令:“shè!”

    数十骑卫弩如雨发。

    中军的许仲、陈褒、原盼部就跟在荀贞等骑的后头。许仲部中有两个曲的蹶张士,这次出战因为是突袭近战,这些蹶张士没有带需要用腰、腿力量才能发shè的大弩,带的都是小弩,单用手臂的力量就能发shè。许仲见荀贞shè弩,亦急令部众:“shè!”以弩矢掩护荀贞等骑前冲。临敌不过三矢,在敌我都是骑兵在冲锋的情况下,更是用不了三矢,许仲部只shè了两矢,荀贞带的骑卫就与黄巾军的骑兵长兵相接了。

    在shè完了手上弩的弩矢后,荀贞离黄巾军的骑兵就很接近了,彼此可以看到对方狰狞的表情。

    他瞥眼瞧见辛瑷一骑绝尘,率先撞入敌骑中,叫了一声“玉郎”,想让他慢点,但这一声叫混入敌我数百骑士的呐喊、数百马匹的奔腾和嘶叫声中显得极其微小,辛瑷压根就没听到。

    敌骑已至,没工夫再想别的了。

    荀贞丢掉骑弩,双手一前一后握住长矛,平端身侧,矛头向外,做好进攻动作后,并又踩稳马蹬,微弓身,以防自己在与敌骑接触时被撞落马下。敌骑越来越近,三十步、二十步、十五步。冲在敌人最前的两个敌骑举起长矛,一左一右斜刺到眼前。

    荀贞俯身躲过,直起腰,手中长矛左刺,将左边的敌人刺落马下,右边的不必管,紧紧跟在他马右的程偃大喝一声,挺矛直刺,将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