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144 表举张纮河南尹(5/7)

,善处营阵,其部将士虽因许攸日日饮宴,听歌观舞,又因徐荣假装分兵,确然士气有些懈怠,可他打下的底子好,营寨筑得好,反应又及时,陈武率兵杀到,尽管身先士卒,却是被止於壁下。

    三更攻到四更,还没有能把张郃的营寨攻下。

    陈武正在焦急,北边张扬营中的喧闹声骤然变大,两人看去,见张扬营中起火,夜色下,火光熊雄,染红了远近,黑烟滚滚,直冲夜

    空。

    “是陈校尉攻陷张扬营了!”

    陈武投到孙策帐下后,深得孙策喜爱,此乃他独自领兵进斗的第一战,哪里肯折戟失利?不甘落后。陈武从庐江来投孙策时带了百余人,其中有数人现在他的身边,他脱掉铠甲,凛冽风雪中,赤膊衔刀,率此数人,一马当先,攀附营墙,又一次地冒着箭矢,猛攻张郃壁垒。

    张扬营的被攻陷,直接影响到了张郃部兵士的斗志。

    先是一段张郃营的营墙被攻下,继而张郃营辕门南边的西营墙大半失守。

    张郃收拢部队,从营墙东撤,聚到营垒的东南一角,继续负隅顽抗,遣派军吏去找张扬,希望张扬能够带部从其本营退出过来,两军合作一部,以作再战。

    东边数里外的徐荣营中,鼓角声随风传来。

    张郃眺望之,见是徐州兵的主力出营。

    去找张扬的军吏回报,张扬营乱作一团,张扬部的河内兵四散窜逃,找不到张扬。张郃知事不可为了,没有办法,只好弃营,护着许攸,且战且退。

    ……

    徐荣军报中写道:“张扬营为陈午陷,其营兵马大乱,张郃军犹略整,又雪积稍厚,不利急追,因被张郃、许攸逃脱,张扬亦未得获。”

    名将间总是互相欣赏的,在军报中,徐荣虽未明言赞赏张郃,然“军犹略整”四字,和前头“其营兵马大乱”相较一比,已足可见徐荣对张郃的欣赏。

    ……

    张扬部大败,伤亡惨重,张郃部兵马本少,现下没了张扬部这支主力,显是更无能再攻成皋了,总算找到了张扬以后,张扬、许攸、张郃就率残兵,北渡黄河,回河内去了。

    徐荣部的兵马而今得到了扩充,有力量占据更多的军事要地了,徐荣就派了一部兵马前至荥阳,驻扎下来,算是把洛阳东线的防御又往前推进了一步,并按荀贞此前的军令,留陈午镇守成皋,自与刘备、韩当、关羽、陈武等率余下主力亦还洛阳。

    却许攸、张扬、张郃兵败渡河,撤回河内后,又发生了一件事。

    这件事徐荣不知,因此没在军报中向荀贞禀报。

    许攸奉命监张扬、张郃军攻洛阳,离开邺县前,袁绍给他下了一道命令,叫他打完这场仗,回邺县时,把身在河内的张邈、张超兄弟带到邺县来。

    便遵照袁绍此令,撤回到河内的当天,许攸派人请来了张邈、张超,把袁绍此意告诉了他俩。

    张邈闻言,顿即失色。

    张超亦是为之色变。

    张邈到底是有身份的,失色归失色,没有说话。

    张超虽然也做过二千石的太守,可谁叫他名望不及张邈,是张邈的弟弟?张邈不说话,这个时候,就只能由他来说话。他惶恐问道:“许公,袁公为何召我兄弟去邺?”

    许攸笑似不笑,说道:“足下有什么疑虑么?”

    堂上没有其它人,张超干脆挑明,问许攸,说道:“可是袁公欲杀我兄弟乎?”

    张邈、袁绍早先的关系还不错,却在讨董时,两人出现了矛盾,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当时,袁绍屯军在河内,是联军的盟主,张邈和大部分的诸侯屯军在他治下的酸枣,俨然是个副盟主,威望不弱於袁绍,两人由而生隙,张邈曾经当面指责过袁绍,对袁绍的威望造成了打击。

    袁绍因此衔恨不已。后来,袁绍为此还暗中叫曹操杀掉张邈。只是曹操没干这事。曹操又不是傻子,袁绍分明是想把他当刀使,曹操如果听了他这话,不但可为袁绍除了张邈这个眼中钉,曹操会失去一个助力,曹操自己的名声也会变得非常的坏,袁绍此计可谓一举三得。

    曹操没杀张邈,反将此事告诉了张邈。

    从那个时候起,张邈对袁绍就深怀戒心。却於此际,闻得袁绍要许攸把他兄弟带到邺县,於情於理,张邈、张超害怕,会不会是袁绍想要杀他俩,张超有此一问,似乎都是不为错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