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115 阎柔宣威潞河北(八)(3/5)

觉,这就把平原县城打下了?

    他喜不自胜,对紧从他马边的华彦说道:“今晚取下平原县城,先生头功!我会在向家君报捷的檄文中,述说先生功劳。家君必有重赏!”

    华彦抚须,谦虚说道:“为公子效力,岂是为求赏赐?”

    三四个从骑的跟随下,文同从前头驰马过来,还没到袁谭近处,就大声叫道:“公子,赵云带着守卒,仓皇往城北门逃去了,我已令将士追杀!”

    华彦说道:“公子,赵云肯定是没有料到公子在城中竟然会有内应,这下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因是他弃城而逃!这是擒斩他的最好时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公子,如能将赵云擒下或斩杀,那么就不但平原县城为公子所有,整个平原郡也将会为公子所有矣!

    “已取平原郡,公子然后扼守河北的诸个渡口,倚河为险,则乐安、济南,甚至包括荀成所部的援兵,就算再来进犯,也无可奈何於公子矣!”

    如前文所述,黄河由西北而向东南,贯穿了整个的平原郡,济南、乐安两郡都在黄河的对岸。

    袁谭心道:“我后依渤海、甘陵,前以大河为御,确是能将此郡守住!”

    辛毗是个文士,非为战将,此时还没有进城。

    虽然说袁谭非常尊重辛毗,但也不见得事事都要征求他的意见。

    战机难得,不容错过。

    袁谭当机立断,即下命令,叫文同等将约束部曲,不许散掠百姓,迅速追击赵云。

    先冲入城中的那千余贼寇,大多已经散到了各个里中,正在起劲劫掠,一时是难以把他们集结起来了,不过对这些贼寇的战斗力,袁谭亦看不上,也就罢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贼寇都去劫掠了,有两个比较有追求的贼首没去劫掠,而是跟在袁谭的身边,叫李忠的那个便在其中。

    这两个贼首闻得袁谭命令,赶紧收拢他俩的手下,跟着袁谭去追赵云及其所部。

    蒋奇带着骑兵在前开道,袁谭等向北门行去,不时见有贼寇出没於路经的里中,住民的惨呼、哭声不绝於耳。越往城北,路上丢弃的辎重越多。

    赵云所部应该是逃得很快。

    袁谭起先还能隐约听到城北门处传来的喊杀之声,而等他到了北门时候,除了地上见到些敌我兵卒的尸体,已然不见赵云及其部兵士的踪影。

    袁谭随便找了个坐在地上的伤员,问道:“赵云何在?”

    那伤员挣扎起身,跪在地上回答说道:“打了一场,寇兵出城北逃去了,文将军已率部追击。”

    袁谭没再多问,便就带着从骑们和那些贼寇,出了北城门,加快追赶。

    虽是夜晚,敌我兵士都点的有火把,火光指明了追赶的方向,兼之官道上多有赵云部兵士丢掉的辎重,因而倒是不必担心追差了。

    追出三四里地,前边数骑驰回。

    两下相见。

    为首者之骑是文同帐下的一个军吏。

    袁谭问道:“赵云何在?”

    那军吏答道:“文将军正是遣下吏来请示公子。”

    袁谭问道:“请示我什么?”

    那军吏答道:“赵云所部窜逃甚急,虽然现下还能看到他们所打火把的光亮,但是大半夜的,如果继续追赶,我军道路不熟,或许会有迷路的风险,所以文将军请示公子,追还是不追了?”

    华彦前后数次向袁谭献策,都因辛毗之故,没被袁谭接受,难得刚才辛毗不在边上,袁谭听了他追击赵云的计策,因是为了抓住这份擒获赵云的战功,他虽不怎么会骑马,却强忍着大腿被摩擦的疼痛,咬牙从在袁谭的身边不落。

    这时听了这军吏此话,他急忙再次献策,说道:“公子,将士虽然不识道路,但是李忠等义士却俱本郡人也,皆熟悉道路,公子何不叫李忠等为兵士向导?”

    袁谭从善如流,即令李忠等贼寇赶上前去,为文同等部引路。

    李忠等兴奋接令,便跟着那军吏等骑急赴前边。

    袁谭诸人继续北行,复行数里,又有数骑由前头折还驰来。

    仍是文同部中的军吏。

    袁谭问道:“赵云何在?”

    那军吏答道:“文将军令下吏禀报公子,李忠等已与我等众部会合,正在紧追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