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100 秦项鸩死孔北海(中)(4/8)

,现在明公如果下令进攻此城的话,不必等到入夜,下吏敢断言,剧县就能攻下!”

    荀成当然不会听秦项的建议,说到:“我此番出兵之前,阿兄对我有交代,切不可冒犯北海。”

    秦项说道:“那这剧县城怎么办?就留在这里不打么?”

    荀成说道:“且等剿灭了管亥等各部黄巾贼,然后再说。”

    绕过剧县城,东行数十里,到平寿县,由平寿南下而至营陵县。

    ——这个营陵县就是王脩的家乡。

    营陵县距离琅琊郡界只有五六十里地,陈登、黄迁的部队现下就在这里。

    既是因荀贞的赫赫大名,也是因刘谦的招降有功,营陵县是主动献城投降的。至於原本在此城周边的黄巾军,有的降了,有的东去投管亥了。

    於营陵县中,荀成、陈登等人相见。

    荀成笑与陈登、黄迁、刘谦说道:“闻君等出琅琊后,先战於汶水北岸,复取营陵,前后数战,斩获黄巾贼以万计,战功赫赫矣。”

    陈登笑道:“哪里敢与将军和赵将军相比?赵将军先克乐安、涪县、济南,继与将军会师齐国,将军与赵将军又克青州名城临淄;闻投降将军的黄巾贼众,弥漫田野,一望无际。和将军、赵将军的战功相比,吾等这算是什么功劳?”

    荀成一笑,话入正题,问道:“现在北海黄巾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陈登回答说道:“目前北海黄巾主要是管亥所部。管亥现引众十余万,驻扎在夷安县;夷安与营陵间的高密、淳於等县,各有多少不一的管亥别部黄巾,淳於的黄巾贼众约两三万人,高密的少些;夷安以东,壮武、即墨、挺县等地亦各有贼众,多者一两万人,少者万余。”

    这与军中斥候打探来的情况基本一致。

    荀成命取地图,铺展开来。

    众人聚图前,细细观看。

    夷安县在营陵县的东南边,两县相距两百来里。

    陈登刚才提到的淳於、高密,这两个县一北一南,位处在营陵和夷安两县之间。

    壮武、即墨、挺县都在夷安的东边。

    即墨县离胶东县不是太远,在胶东的东南边,两县相距不到百里。

    如果说剧县、东安平、营陵是北海郡的西部诸县的话,那么壮武、即墨、胶东、挺县等地就是北海郡的东部诸县;淳於、高密、夷安则位处在北海地的腹心区域。

    根据入到青州以来,与乐安、济南、齐国等地黄巾军各部前后数次交战的经验判断,荀成、赵云对很快就要打响的“北海决战”此役,尽管十分重视,但对此战的最终之胜利却同时也充满信心,并不怀疑他们能够顺利的把这些现被管亥等部黄巾占据的县城打下。

    听起来好像管亥等部的黄巾人数很多,动辄数万,管亥那里更是有十余万众,可这是把男女老少全都算上以后的数字,——如前文所述,黄巾军是拖家带口的,那么就像赵云的分析,其实其中的能战之卒,总计算下来,应该也就是赵云估计出的那个数字,能战者三四万人。

    首先,荀成、赵云、陈登三部会师以后,兵马的数量已达万余。

    其次,黄巾兵的军械、武器装备、战斗意志,皆不能与徐州兵相比。

    再次,还是那句话,青州黄巾饿了一冬,又饿了一春,连饭都吃不上了,拿什么打仗?

    是以,对打赢此仗,对击败管亥,荀成等都有信心。

    荀成看了一会儿地图,说道:“打下淳於、高密、夷安等县,击败管亥,并不为难,所难者,是怎么才能把管亥部堵在夷安,让他们不能向东逃窜?”

    北海郡东边东莱郡境内,现下也是颇有黄巾,如果被管亥等部的主力逃入东莱,使他们和东莱黄巾会合,那么就会加大些荀成等部接下来打下东莱的作战难度。

    赵云说道:“将军,要想把管亥堵在夷安,云有一策!”

    荀成把目光落到了地图上边夷安县东边的壮武、即墨等县,说道:“子龙,你是想建议我分出兵马一支,绕过夷安,进至壮武、即墨两县,以断管亥退路么?”

    赵云说道:“正是!”

    荀成蹙起眉头,说道:“壮武、即墨两县的黄巾合计亦有数万,其间能战者怎么也得有万余人吧?而且此两县距夷安不远。若是我军分兵一支,绕过夷安,去攻壮武、即墨,则如不能迅速地把壮武、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