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79 荀镇东巡行二州(四)(2/8)

那么他当然要把他的营地内部搞好,让兵士们住着舒服;再一个也是因为赵云在对待兵士这块儿上比荀成心细些,对兵士的照顾更加周到一点。

    荀贞看罢,对他两人各加称赞。

    入到城中,当晚饮宴。

    荀贞半酣,与琅琊、泰山时酒后一样,离席下到堂中,与荀成、赵云等等旋舞。

    一时堂中气氛欢快,主、臣俱欢。

    历城就这么一座县城,没有什么可巡视的。

    次日,荀贞就没有再去别的地方,於堂上与荀成、赵云等谈论军事,说起了青州黄巾。

    荀贞问道:“现在青州黄巾的情况怎么样?济南国内还有多少黄巾?”

    赵云答道:“启禀明公,青州黄巾现在大多聚集在北海、东莱等青州东部的几个郡中,闻说仍有数十万众。济南国这边原先也有黄巾,但自末将驻历城以后,济南黄巾有几回来犯我历城县界,抢掠百姓,末将把他们打跑了,然后他们就泰半都从济南或者北退到了乐安郡,或者向西去了齐国、北海等郡,济南国境内的黄巾贼数量而下并非很多了。”

    荀贞点了点头,又问道:“济南兵败之后,现下有何动静?”

    赵云笑道:“济南相兵败奔逃之后,现如今龟缩而已,丝毫不敢再出。”

    那济南兵本就非什么值得一提的敌人,所以荀贞略微问过,也就罢了,不复多问。

    赵云问起青州刺史陈买的情况。

    荀贞笑道:“我专门给他置了一处宅院,拨了几个官奴与他,他日子过得还挺不错。”

    赵云也是笑,说道:“明公仁厚,这是陈买的福气。”

    荀贞想了一想,说道:“现今兖州的战事已经平息,青州这边也基本无了外患,仲仁,为了少些粮秣的损耗,你不必继续屯驻历城了,这几天你就率部回泰山去吧。”

    历城就这么一个县城,没多少百姓,肯定是养不起太多部队的,甚至连赵云所部需要的粮秣,相当部分都是经泰山等郡输运过来的,粮食输运,路上消耗不小,徐州而今也不算很富,能省一点是一点。

    荀成听了应道:“诺。”

    荀贞叮嘱他,说道:“我前在泰山时,各处看过了,你不在泰山的这些日子,子鱼替你把泰山治理得很不错,你还郡以后,凡子鱼所定之章,尤其是礼重郑公等块儿,你不要做什么改变。”

    荀成应是。

    荀贞又对赵云说道:“子龙,你近期在历城,亦不必对外用兵,只把城池守好即可。同时,你要多注意一下孟德那边的情况,还有青州黄巾,你尽量多搜集一下有关他们的情报。”

    赵云应道:“诺。”

    荀贞最后笑於郭嘉道:“奉孝,你也不必在历城待着了,跟我一起巡州去罢!”

    郭嘉恭谨应诺。

    军营既已巡,青州的局势又已问过,在历城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了。

    但是,荀贞没有立刻就走。

    於当天下午,他遣使一人前去平原,传檄田楷,召他来历城相见。

    荀贞本以为田楷是不会来的,却没有想到,便在翌日下午,田楷就从平原赶到了历城。

    这却是出乎了荀贞的意料。

    其实亦不奇怪。

    荀贞两败曹操,有识之士都可以看出,兖州基本上已经是归荀贞所有了,那么青州北边临海,南边正好全线和徐、兖接壤,荀贞徐、兖在手,青州如此狭窄之地,他要想打的话,随时都能发兵北攻,并且打下来的可能性极大。

    如此,则田楷一支孤军在平原郡,又要对付曹操,又要对付袁绍,而公孙瓒鞭长莫及,对他无甚支援,因是就算他再忠心於公孙瓒,目前的形势而言之,他现在也只能更加地依靠荀贞,故不得不委曲求全,奉荀贞之令而来历城。

    不过,在田楷奉荀贞之令来历城之前,他帐下诸吏对此其实也是有过劝阻之言的。

    其吏劝他说道:“将军要不还是不去了吧?万一你被荀镇东扣在历城,那咱平原郡岂不就要被荀镇东一兵不发,便归其有了么?”

    田楷听到这话,当时没好气地回答说道:“就算我不去历城,荀镇东如果真想打我平原,咱们难道又能守得住么?荀镇东既然亲自到了历城,他召我去见,我如不往,以后咱们再有什么战事,我还有什么脸面求镇东相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