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第52章 志才举荐玄德将(5/6)


    刘备入到帐中,俯拜於地,对荀贞说道:“明公,听说孙豫州不幸被吕布所害了?”

    荀贞说道:“不错,今天孔德刚来,报知我了这个消息。”

    孔德来的时候,刘备适有军务,故是未在当场。

    刘备说道:“孙豫州今世之英雄也!却竟为吕布所害!可恨、可痛!明公,孙豫州既不幸身亡,汝南恐将危矣,汝南如失,将大不利於我徐州。备愚见,眼下之计,似宜遣兵往援。”

    “今日帐中议事,已经定下发兵往助伯符。”

    刘备说道:“已经定下来了么?哎呀,那就好,那就好。备刚还营不久,尚未闻此事,却是冒昧而来,打扰明公了。”

    荀贞看了刘备一眼,又看他一眼。

    刘备说道:“明公,可是有何军令要下给备么?”

    “没什么令。”荀贞招手,唤他近前,说道,“玄德,你说这援伯符之军,我择谁人为将为好?”

    刘备说道:“陈褒可也!”

    “公道谨密有思,机智能应变,然其威轻,尚需历练,不可。”

    刘备说道:“陈午可也!”

    “午其人也,勇鸷有智谋,足堪方面任,然其性峻,今援汝南,需持重谨慎,不可。”

    刘备说道:“陈到可也!”

    “叔至稳重,能得士心,然稍缺机敏,不可。”

    陈褒、陈午、陈到,是现在合乡诸营将校中,地位最高的三人了。

    刘备听得三人皆不可,迟疑说道:“三陈若皆不可,……”

    “玄德,你愿领此任么?”

    刘备掩饰住狂喜的心情,说道:“明公,备愿为明公领兵往援!”

    却是荀贞为何在戏志才提出刘备这个人选时,没有当时同意,而在此时,又主动提出?这是因为,想来想去,荀贞实在是找不到更合适的人了,无奈之下,只好接受了戏志才的建议。

    刘备虽是尽力掩饰心情,荀贞岂能看不出他的惊喜?

    荀贞心道:“诸将皆以为我待玄德厚,而我一再不用玄德任方面,若久之,诸将必疑焉。与其诸将疑,背后议论,不如我今且用他。”

    之所以决定用刘备为此次援汝南之主将,除掉无别人可用,及荀贞想的这个原因外,还有两个原因:根据刘备在原本历史中的表现,此人虽然终不为人下,但把他派去驰援汝南之后,完全可以把他再调回,此其一;荀贞现下今非昔比,良臣、武将,其帐下可谓文武济济,只一个刘备,还能翻了天么?荀贞相信他是翻不出自己的手掌心的,此其二。

    刘备欢天喜地的领了这个重任,拜辞荀贞而出。

    他走后不久,又来一人求见荀贞,乃是孔德。

    孔德进到帐中,俯拜在地,说道:“明公,下吏孔德拜见明公。”

    荀贞说道:“孔君,你夤夜求见,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么?”

    孔德抬起头来,见帐中无有外人,便往前膝行了几步,靠近荀贞的座席之前,放低声音,说道:“明公,现在汝南的形势十分危急,孙郎虽然英武,然吕布,海内之悍将也,袁氏四世三公,袁术挟其家之望,二人若是并攻汝南,下吏以为,孙郎断难御敌守境。”

    “我已决定,用玄德为将,至迟后日,就发兵往援伯符。”

    孔德说道:“明公,吕布悍将,袁术名高,只以刘将军遣兵往援,恐难功成。况则,孙郎毕竟年少,德望不足,且虽孙豫州忠烈名着,汉之忠臣也,而其家非为名族,下吏深忧,便是击退吕布、袁术,单以孙郎之德名、家声,恐怕还是难以安抚境内的。”

    他再次往前膝行几步,说道,“下吏斗胆,敢请明公亲率兵往援之!下吏身在豫州,知豫州之人情,敢报於明公,豫州士人,盼望明公都如赤子之盼婴儿,大旱之盼云霓也。”

    孔德这话说的有点隐晦,其意似是含糊不清,但荀贞听出了他想要说的是什么,他分明是希望荀贞能够趁孙坚战死的时机,带兵去把豫州给占下来,把豫州收为己有。

    说老实话,不管是忠臣也好,奸臣也好,不管是好人也好,坏人也罢,每个人喜欢的都是忠义双全的人,就算是坏人,他也喜欢忠义双全的人,他不可能喜欢坏人的,何况荀贞他还不是坏人,所以他对孔德这样身在曹营心在汉、背主忘义之人,他一直都没什么好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