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着赵王世子等人成亲,要知道赵王世子等人大多都是两三年前就到了可以成亲的日子。古代的男子成婚一般都比较早,更别提皇室男子了。
想想,原因可能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孝康帝是为了皇太孙压一压赵王世子他们了。
顾明卿想到这点的时候,真是忍不住感叹,孝康帝是真的很疼爱皇太孙啊!如果不是出了边关那么一档子事,让孝康帝看清了皇太孙的缺点,皇太孙根本做不了一国之君。
孝康帝给赵王世子等人挑选的妻子应该会往低了选,可能就是三四品闲职官员的嫡女或者嫡孙女。这是好现象啊。
说明孝康帝对皇太孙是越来越失望了,皇太孙的地位也是越来越不稳了。
“梦凝,你是镇国公府的大奶奶,你有没有什么消息,有没有传出哪家闺秀最有可能被指婚?算算,足足有四人要被指婚呢。”顾明卿最关心的是燕锦未来的妻子,那可是未来的主母啊。
冷梦凝两手一摊,无奈道,“我不知道,一点消息也没有出传出来。要问赵王世子他们未来的妻子是谁,怕是只有皇上心里清楚了。可能皇上心里也不是很清楚,因为皇上现在未必挑中了谁。”
也是,顾明卿有些可惜地想着。
“镇国公府是不会掺和进这些事的。”冷梦凝忽然开口。
“哦?为什么?”
冷梦凝回答,“镇国公府根本没有合适的姑娘,现在家里的姑娘都是庶出。庶出的姑娘怎么可能成为藩王世子或者郡王的正妻?这样的事情是连想也不用想的。更别提,那些庶出的,年纪都还不到。
要说镇国公府这一代也挺倒霉的,没有一个嫡出的姑娘。”
不掺和进这些事,其实也是好事。其实就是皇太孙也不会容忍他的外家跟其他藩王联姻。不过现在镇国公府还是一心一意支持皇太孙吗?顾明卿可不相信。
“明卿,我给你传给小道消息,你可别告诉别人。”
顾明卿眨眨眼睛,“说啊。我像是不能保守秘密的人吗?”
冷梦凝也是知道顾明卿嘴巴紧,否则她肯定是不会跟顾明卿说的,“我就只跟你说哦,这还是我大伯母(镇国公夫人)去东宫见太子妃,然后在皇宫里无意间碰到的。我大伯母在皇宫里碰到了宁康长公主。”
顾明卿美眸中闪过疑惑,“宁康长公主?”
顾明卿虽然了解过皇室的情况,当然了,皇室中人那么多,顾明卿记得都是比较主要的人物。顾明卿是真的不记得宁康长公主。不过既然是长公主,那应该就是孝康帝的亲妹妹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同胞亲妹妹。
“宁康长公主就是当今皇上的同胞亲妹妹。听说皇上和宁康长公主之间的关系很是不错。不过宁康长公主嫁人后,就跟着丈夫去了任上,半年前他们一家才重新回了京城。
所以知道宁康长公主的人不多,因为他们一家子都远离京城许久。但是宁康长公主一回到京城,那可真是声势浩荡。皇上赏赐了不少东西,还给宁康长公主的嫡长孙赐了伯爵。嫡长孙女赐了县主的爵位。这可真是太受宠了。”
顾明卿闻言挑挑眉,心里不由地很赞同冷梦凝的话。
“还有宁康长公主搬回京城后举办的安家宴,那场面也真的是很浩大啊。场面大还不算什么,主要是在宴会上时,皇上接连赏了好几道菜下来。”
顾明卿道,“皇上这是在告诉众人,他对宁康长公主的看重。”
冷梦凝连连点头,“明卿你说的真对,我夫君也是如此说的。”
“你说有秘密告诉我,你跟我说宁康长公主做什么?”
冷梦凝白了眼顾明卿,没好气道,“当然有原因了。”
冷梦凝说着压低了原因,“我大伯母不是在宫里撞见了宁康长公主吗?我大伯母和我婆婆凑在一起说话时,我在一旁伺候。我听到我大伯母说起这两个多月里,宁康长公主经常进宫,皇上可能是跟她商量赵王世子等人的婚事。”
顾明卿眼底闪过幽幽的光芒,语气不明道,“皇上多次召宁康长公主进宫,怕是有不少有心人看出问题了。这些日子,领着自家闺女去宁康长公主府的人怕是不少吧。”
冷梦凝一愣,随即点点头,“还真是你说的这样。去找宁康长公主的人的确是不少,而且大多都是领着闺女去见的。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还以为看出来的人很少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