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364章 心意(2/6)

高力士过来道:“圣人,右相来了。他今日也康健。”

  这是李隆基养成的另一个习惯,他如今不见身体抱恙的臣子,担心万一对方损了他的元气。

  此时听得杨国忠还康健,他眼也不睁,淡淡道:“召他来。”

  不多时,杨国忠入了殿,先是感受了殿内的元气,方才行礼拜见,之后道:“圣人今日愈发元气充盈了。”

  李隆基抚须而笑,自信能比李林甫多活很久。

  “你那密室做得不错,朕该早些把你从益州召回来。”

  “臣在益州也好,回朝也罢,只要能为圣人分忧,臣便知足了。”

  “你不说朕还差点忘了,平定南诏之事办得也很好。”李隆基朗笑着,一指杨国忠道:“往日没看出来,你还是个全才。”

  君臣二人之间说话十分随意,李隆基是更喜欢这般处理事务的方式的,更轻松些。

  杨国忠应道:“往日里,功劳皆是李林甫的。”

  “审出来了?”

  “回圣人,是。”杨国忠把奏章双手递给高力士,道:“安禄山给的证据,臣查证过,属实。正是因察觉到李林甫、李献忠图谋造反,安禄山才杀了哥解……”

  说实话,杨国忠还是讨厌安禄山。但没办法,世人对李林甫的恨更大,只能先对付了李林甫,再对付安禄山。

  “关于谋逆之事,李林甫的女婿杨齐宣也出面作证了。杨齐宣虽未参与,却察觉到李献忠每次见李林甫,都避开旁人;臣审问了李家诸子,目前他们已悉数招供,这是供词……”

  李隆基没有看那供词,只是闭着眼睛听着。脑中首先想到的,竟是李林甫想要沾染他元气一事。

  能提出这想法,便说明李林甫不忠心!

  一直听了许久,整件事在他心里已有了大致的轮廓。李林甫不论有没有谋反,勾结李献忠,准备武力阻止太子登基却是真的。

  李林甫枉想活得比自己还久,可笑。

  “此案,你认为该如何判?”

  “臣以为,当先剥了给李林甫的追赠。”

  这是大案,诸多事宜说起来,又是许久。

  过程中,有小宦官快步趋入殿中,禀道:“陛下,鲜于仲通派了信使回朝,称献俘的队伍已到关中。”

  李隆基大喜,当即站起身来,道:“好!朕要派大臣去接。袁思艺,此事你去办,务必给足南征的将士们应有的荣耀。”

  “老奴领旨。”

  “鲜于仲通的信使呢?召入宫来,朕要亲自问话。”

  “禀陛下,信使是中书舍人薛白,他听闻了右相的案子,往大理寺去了。”

  听得这句话,杨国忠侧头看了说话的小宦官一眼,心中有些疑惑。

  在他看来,薛白与李林甫的关系也就稀松平常,不该如此上心,顶多,薛白就是与那李十七娘有些私情,但他也已经吩咐人不要追究李十七娘了。

  李隆基对此亦是疑惑,问道:“薛白?他为何又多管闲事啊?”

  “禀陛下,奴婢也叫他先到宫门候见。可他说,献俘是大事,哥奴的大罪要追问,但不该在此时,世人若是皆关心哥奴是否谋逆,谁还能留意到圣人挥师便平定了南诏?所谓事有轻重缓急。”

  李隆基闻言,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他当然要把献俘之事办得隆重至极,如此方可彰显他的天子威仪,阁罗凤敢背叛大唐、背叛他这个千古一帝,他势必教天下人看看那是何下场。

  相较而言,李林甫那个死人的问罪确实是没那么重要。

  但李隆基还是叱道:“竖子,自以为是。”

  骂了这一句话之后,他暂时已懒得再处置李林甫之罪,道:“杨卿,你那案子缓一缓,献俘之后再办。还有,莫大张旗鼓。”

  “臣领旨。”

  对杨国忠而言,如此他并无实质上的利益受损。反正,南诏的功劳也是他的。

  但他还是隐隐有些不快,觉得薛白擅自左右了事态,使他宰相的权威受到了损害。

  ~~

  薛白回到家中,第一件事便是洗了个澡。

  木桶里的水换了两遍,他才把身上的灰尘洗净,泡在水里,渐渐要睡着过去。

  但在军中养成的枕戈待旦的警惕习惯,使他的睡眠变得很浅。当隐隐约约听到了轻盈的脚步声,他还是迅速清醒过来,以凌厉的目光向屏风处看去。

  颜嫣正抱着一条方巾走过来,边走边看着他,眼睛亮晶晶的。

  薛白的目光很快变得柔和下来,嘴角泛起一丝笑容。

  “嗯?”

  “让你别着凉了。”颜嫣道:“出来擦干净吧。”

  薛白起身,本要接过那方巾,手还未伸出去,颜嫣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