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因为发现了这个事情,朱以海的这顿除夕团圆饭,甚至吃的有几分不是那么的开心。
饭后,他特意召来内侍监,让他安排人给东京的废后静安仙师送去新年礼物,还让宁王也给生母写封信,并准备一份新年礼,「若是她愿意来京,朕便安排人去接她过来,她与宁王也能母子团聚。」
明天新皇就要即位,曾经的是是非非也都成过眼云眼,虽然两人没什么感情,但他心里也知道自己是于他有些亏欠的。
交待这些的时候,太子始终就站在皇帝一侧。
「弘甲,明天你就即位登基贵为天子了,朕把整个江山社稷也都彻底交给你了,我退位为太上皇,这天下以后都由你说了算,朕不会干涉你的朝政。
宁王这几年是由你亲自带在身边跟着你长大的,很孝顺,更难得的是书读的好,书法绘画方面很有天赋,以后就往这方面学习发展,不用在其它方面浪费时间。
不过你即位后,会更加忙碌,宁王也一天天大了,不便再留在大内,便还是跟朕一起在香山行宫居住吧,如果他母亲能回来更好,等到十六岁,便送他正式去永宁就藩,封地朕也划好了,和汉王一样,也是一个县为封,然后监管一个府·····」
太子对宁王这个九弟,这几年还是很不错的,亲自带在身边教导,但太子也是聪明的,虽然宁王年幼,但他却有意只教太子书画音乐等文艺的东西,其它的不教,连经史都教的少,更别说兵法权谋这些。
到如今,宁王确实被激发引导出了不错的文艺天赋,这些朱以海其实也早看在眼里,但没有制止,反而是给予过赞赏的。
宁王如果成为一个宋徽宗或南唐后主那样有艺术成就的人其实很好,这样他就不会威胁到新皇帝,没有威胁也自然就更安全。
朱以海虽然当初选择了长子继承,但也不希望他们兄弟之间因此相残,所以他之前也是做了选择()后,马上下了狠手,把小张后废了,把张氏的兄长、舅舅等外戚给借机处置,贬去云贵,还把九皇子封为宁王,早早就定下长大封到极北永宁的旨意。
这一切,都是以绝后患。
一个皇子想要夺储,甚至争位,他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势力集团,而他一出生就被断绝了所有外援,那么谁还会再去投机他。
「若是宁王母亲愿回来,你以后要善待优养她们。」
太子点头,向父亲承诺一定会孝敬静安仙师,友爱兄弟宁王等。
「好了,天色不早,你也赶紧回宫去吧,明天是你的大日子,还得早起呢。」
「儿臣明早亲自来迎接父皇。」
「用不着你来迎接,你哪有这功夫,到时朕自己过去便是,放心吧,朕退位了,但明天你的登基大典,朕肯定是要前去参加的。」
他拍了拍儿子肩膀,「朕膺昊天之眷命,临危受任,恢复江山社稷,朕的任务完成了,属于朕的时代也结束了,以后便是你继承大统,中兴大明,你年号泰安,便是取国泰民安之意,朕也希望你接掌大明,能够真正做到国泰民安。」
「朕最后再说几句吧,要想国家强盛,首先还得百姓安稳富裕。你治理国家,做任何大决策前,要先问一问自己,这个决策能不能让国家富足而强盛,而国家富足而强盛的前提,是能不能让百姓安稳、富裕。
一个帝国能不能国运长久,不是取决于将士有多少,战舰多先进,铳炮多犀利,而是这个帝国最底层的人过的如何,他们能不能得到保障,他们才是帝国这个大水桶的短板,否则帝国带甲百万,巨舰大炮,可如果底层无数百姓食不果腹,那这帝国也就要到头了。」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我们的根基在百姓,而不仅仅是王公勋戚***士绅,如果你治国决策,只倾向他们,那么这江山就走不远了。」
「你明天就是皇帝了,皇帝要调配好各个阶层的利益,士农工商,王公贵族官僚士民百姓,都是照顾好,分配好,最底层的百姓虽然看似最没有发言权,但他们会用手用脚来表态的,崇祯以来的这国难,并没有过去多久。」
太子深受教导。
「儿臣年轻,今后还要请父皇继续执掌朝廷方向。」
朱以海摆手,「既然即位归政,那就退个干净,朕要是留恋权力,又何必退位呢,没经验就多学习,做事前多三思而后行,现如今朝堂中枢内阁、总理处这些大臣,也都很能干,你多听听他们的建议。
明年他们才满一任,你可以让他们再连任一届,六年后,你也能积攒出一些经验了,那个时候,你可以选择你更赏识有才的大臣入阁、入值总理处,甚至是总督、巡抚地方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