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的轮回客

第四百五十七章大商(2/3)

r>
    在日中之日,献上百兽祭品,用草木扎成千种形态,祭献上天,底下无数人族拜祭。

    只见大禹更是站在祭坛之上,大声的诵读祭文:

    “今我人族大禹,率领洪荒人族,祭拜四方。祝告我人教老子圣人,以及原始圣人,以及女娲圣母,今日所炼之鼎,祭之以万民所信,鼎镇人族,镇压九州四野。人族不灭,九鼎不沦;九鼎不破,人族不失。

    凡九州之内,一干仙、神、人、鬼,与我人族功过,借以这造化九鼎为引,天地为鉴;以我人族气运为压,当行之赏攻罚过!凡虐我九州之人、神、仙、鬼,必遭天谴,九鼎为凭,气运为压,天地为见。”

    大禹刚刚祷告完毕,便有无边功德降于九州之地,九州之地生一胎膜,成为结界,叫做九州结界,以护人族安宁,不使外邪来九州侵害人类。

    大禹铸九鼎,镇压九州气运,与人族有大功,上天又降下功德,落于大禹之身,其功德直追当初天地人三皇。

    那九鼎不但可以聚集灵气,还可以形成九州结界,用以镇压人族气运。

    只见祭坛的中间,九个古鼎发出玄色的光芒,随后只见那古鼎迅速变大为百丈高下,大放青色毫光。

    就在古鼎放出豪光的时候,诸天星斗一阵大亮,尽管是在白天,一众人族也发现了都天星斗的异常,紧接着,太阳星发出一道金光,直直的射到了祭坛之上,随后而来的便是诸天的星光。

    异象纷呈,笼罩整个洪荒,人族早已看的眼花缭乱,天降异象,使得人族的族人更加的坚信大禹做了一件造福整个人族的大事。

    不但是陈都周围部落的人族,就算远离陈都的人族也纷纷放下手中之事,大声祈祷。

    随后九鼎散发出一阵七彩霞光,天空中只见万千信仰之光汇集于此,被源源不断的吸入九鼎之中,那太阳金光和周天星光也仿佛是流水一般注入到祭坛的中间,九鼎将这信仰之愿力和周天星辰之力吸入其中,鼎盛九州。

    大禹统治天下三百年,渐渐地功业圆满,于是禅让帝位于伯益。

    但是大禹之子启也是一位能力出众之人,大禹尚在之时,启就团结了一大批的臣子在自己身边。等到大禹传位与伯益之后,启在自己手下的阐教弟子的帮助下,突然袭击了钧台,杀死了伯益,自立为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部落王朝。

    从此以后,禅让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王位的世袭制。

    夏朝在阐教的帮助下立国,此后,启重用与阐教有关之人为官。

    这些人虽然不在阐教正统,但他们也大力传扬阐教教义,使得阐教在人界的影响慢慢壮大起来。至此,三教在人间皆传下道统。

    启有五子,启死之后,五子争权,将一个强大的王国弄得内乱四起,民不聊生。

    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被九夷族的有穷氏的乘机夺取了政权。直至有穷首领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杀,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乘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出兵打败了寒浞,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

    少康彻底肃清了寒浞的残余势力,又大力征伐东夷各部,一直打到东海。后来,又还都伊洛之间。在季杼统治时期,形成为夏代中期的极盛时期。少康以后,到孔甲以前,在这期间经历了五代六帝,夏王朝的统治一直是比较稳定,基本上保持着向上发展的趋势。夏王朝以伊、洛一带的河南地为中心,东通东海,西连西河,北及燕山,南逾长淮,所有夏、夷诸部的众多邦国,大都臣服在它的统治之下。

    少康死后,传位与予,予传槐,槐传芒,芒传泄,泄传不降,不降传扃……

    终于到了夏代末年,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挥霍无度。

    夏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发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挡不住,进贡给他一个美女,名叫妹喜。桀十分宠爱妹喜,特地为她造了富丽堂皇的琼室、象廊、瑶台和玉床,这一切的负担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异常,敢怒而不敢言。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个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宠信。

    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七年,伊尹求见夏桀。伊尹有幸曾拜得一名截教门下记名弟子为师,惊才绝艳,有安邦定国之能。他以唐尧、虞舜的仁政来劝说桀,希望桀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听不进去,夏朝朝中的阐教门下也在桀面前大进谗言,伊尹无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