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的轮回客

第二百五十三章科考(2/4)

足够,更是因为这几位的面相都是上等,前途无量,气运过人!

    区区乡试中举也是难不住他们的,只是他们都是初次前来乡试,心中不免有些担忧。

    任太虚倒是看出了他们心中的担忧,不免安慰道:“我等寒窗苦读十年,今日正当是榜上有名,扬名州府之时,此乃是我辈扬名之机,暂且宽心。”

    其余人听到任太虚所言,都是轻轻的颔首微笑。

    不得不说,任太虚虽然是他们中间最是年轻,况且家境虽然是不差,但是比之其余的四人还是差了几分的。

    但是任太虚风姿绰约,人格魅力极佳,性格又最是沉稳,不轻易开口,一但开口便是一锤定音,所以极其具备话语权,倒是隐隐成了众人之中的中心!

    说的话也是最能让人信服!

    不多时,四人依照着自己的考号,进入自己考试的进了号舍时。

    天才是微微亮起,考场给了三根又粗又长的蜡烛,蜡烛在前朝才推行,这是白元烛,价格不小,显是朝廷花了本钱。

    这些在场的生员都是朝廷的预备官员,自然是舍得的!

    任太虚看一眼,没去用,这是一天一根,让考生晚上用,现在没开始考试,自然不会去用。

    两侧有人走动,翻东西的声音,隔音不强,每个号舍面积也不大,左右不过一米多一点,榻跟桌都没有,只有两块木板,可以搭在墙两侧的隔断上,充当座椅跟桌子。

    晚上睡时,大概需要用这两块木板拼凑一下。环境算不上好,但无论任太虚,还是别的考生,都不会有意见,早在进来前,就已做好了心理准备,知道乡试的这三天,必不会好过。

    不远还有两个木桶,一个装满清水,这是三天用量,还有一个是空,这是让人排泄用,都有着盖子,但只要一想在这狭小空间里吃喝拉撒睡,任太虚这样对环境并不苛求的人,都忍不住有点担心,别的不说,这几天,怕鼻间少不了满满都是臭味。

    除了这些,还有炭火铜盆等,任太虚扫了一眼就略过。

    他没有立刻坐下,而在这号舍里站着,慢慢活动身体关节,对面号舍里的人也有些无所事事,虽天色还不亮,可眼神好,也看清了这里模样,见这悠闲模样,倒多看了两眼。

    又过了一会,考场有差役挨号舍送笔墨砚台,跟县试一样,是官府统一发放,免得有人利用不同价位的墨色,达到作弊的效果。

    任太虚才坐下,慢慢磨墨,心里仍有些心烦气躁,良久才慢慢沉淀下来。

    天亮渐渐亮了,其余的士子都在进食,任太虚只是稍稍喝了些清水,

    他已经决定这些天尽量减少饮食,从根源处解决环境的问题。

    只要减少吃喝,加上任太虚的有意控制,自然就是不会拉撒。

    到时候,周围也是少了些不好的气息,能让任太虚有一个更好的考试氛围!

    紧接着考场就有差役挨号舍送考题卷,话说到了乡试,一切都非常规矩,考官和考生有任何联系,都得通过差役,不得私下说话。

    考题卷装在个密封的信封里,任太虚取出一看,就暗暗一叹。

    果然,众人猜的不错,北疆的战事果然是考到了!

    省试没有县试府试的诗赋、帖经、墨义这些基本功了,全部是经义大题。

    四书五经总共是40万字,要背诵的是20万字,单纯的基本只要下死功夫,就可背诵通过,但对经义的掌握,就不能靠死读书来获得,得有天赋,有明师,甚至得有阅历。

    可以说,乡下私塾教育,最多只能中秀才,因此才建有县学、府学进行深造。

    “第一卷,论诸科表。”

    所谓的科表,在这世界就是公文的基本格式,按照给的事件,撰写各种基本公文——不上县学、府学,根本学不到。

    “第二卷,史、策二道。”

    “第三卷,论经义五道,重中之重。”

    “这北疆战事的考题便是出在第二卷——问策”

    任太虚看了考题,心中有所估计,这不过是乡试,考生的卷子自然是难以引起上层的关注的,要是进士会试还差不多。

    所以即便是任太虚写出了对于北疆的战事具体的解决措施,主考官或许还会觉得任太虚又是一个北疆总督,只是会夸夸其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