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初唐

第792章 风雷庄外风波起(2/3)

>
    “聿……”

    张九斤在车外勒紧缰绳,高喝一声叫停,马车缓缓停住了下来。

    哗啦,车帘一经掀开,探进张九斤的脑袋来,禀道:“刺史大人,到风雷庄大门外了!好家伙,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今日雷堂主出殡的动静不小哩!”

    郭业哦了一声,暂且收住了心中的疑惑,弯腰出了马车跳下车辕来。

    王八斤和张九斤相继跳下马车来,随身在其左右。

    好家伙!

    锣鼓喧天,唢呐笙鸣,白幡涌动,一经风吹不断发出猎猎作响,而风雷庄大门之外四处摆满了花圈和挽联。

    委实好大的阵仗,动静真格儿不小!

    大门口台阶下,搭起了好多的木棚,木棚之下都各自聚满了宾客,将整个风雷庄大门外堵得水泄不通。

    郭业看一众木棚之下聚集的这些宾客,不仅没有披麻戴孝,脸上也无哀容,相反,一个个都是背剑佩刀,虎视眈眈。

    看来这些宾客就是前来抢夺风雷堂地盘的各地江湖势力了。

    不过他们也算守规矩,虽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好歹这些人手臂上都戴着黑布,表示对死者的尊重。

    正如郭业昨日所预料,白事之上,死者为大,任谁也不敢闹事。这不仅是民间的规矩,更是江湖上的规矩。

    这时,张九斤和王八斤两人已经粗粗打量完四周搭建起来的木棚,低声冲郭业报道:“刺史大人,左手边第一个木棚下的那些人应该是来自宿迁的马帮,而第二个木棚下的那些人正是金陵的净衣帮;至于右手边第一个木棚乃是江都的十二连环坞,紧挨着十二连环坞旁边的那个木棚,聚集的那些臭叫花子就是镇江的污衣帮。至于其他三三两两的木棚,都是些小帮小派,不值一提。”

    郭业听着两人这般说,也特意扫视了几眼这四个势力最大的帮派。

    他知道宿迁马帮主要是靠贩马为营生的帮派,垄断了淮扬及江南一带的所有马匹买卖。而江都十二连环坞,他大抵也听陈浪说过,他们跟盐帮一样,都是京杭大运河上讨生活的帮派,除了贩卖私盐之外,还暗中贩卖铁矿、茶叶等行当。

    不过论实力,陈浪的盐帮跟江都十二连环坞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人家号称十二连环坞,也就是说在运河之上就有十二个堂口。至于说属于江都的江湖势力,无非是因为十二连环坞的总瓢把子鹰眼老七,将总堂口设在了江都。

    盐帮的势力充其量也就比得上人家一个堂口而已。

    不过令他最为好奇的是金陵的净衣帮和镇江的污衣帮,两个帮派怎么看都是一群叫花子,有点像他看过的武侠小说里说的丐帮。

    可是虽然两帮都是一群叫花子乞丐,却有着天壤之别。

    污衣帮,人如其名,一个个蓬头垢面浑身脏不垃圾臭烘烘,都是席地而坐,丝毫不嫌地上脏。

    净衣帮呢?

    虽然也是一个个手执竹竿制成的打狗棒,可人家都是面容整洁,衣着光鲜,哪里像是要饭的?更像是一群落难的富贵子弟。

    郭业见到这两帮的迥异,不由一阵暗乐,还真新鲜儿了,莫非当乞丐都要分三六九等?

    旁边的王八斤附到郭业耳边,说道:“刺史大人,嘿嘿,新鲜了吧?这两帮都是叫花子,可听说这净衣帮和污衣帮一直都不对付,听说彼此都在交恶。谁也看不上谁,谁也不服谁呢。”

    郭业又哦了一声,心中突然闪过一道主意,扭头询问王八斤道:“你说说看,这两帮因为什么而一直交恶?”

    王八斤显然知道其中内情,点头答道:“要说这两帮的渊源,其实还挺深的。想当年……”

    “小的见过郭刺史!”

    突然,一名披麻戴孝的风雷堂弟子匆忙走上前来,打断了王八斤的讲话,冲郭业鞠躬道:“此时离我家雷堂主出殡还有一个多时辰,余管事让小的领郭刺史进庄中叙话!”

    郭业哦了一声,摆手示意王八斤回头再说污衣帮和净衣帮的各种内情,然后冲那名风雷堂弟子说道:“好,你前头带路吧,趁着出殡时间没到,我进去给你们雷堂主上柱香!”

    “好的,刺史大人里面请!”

    随后,风雷堂弟子转身上了台阶,领着郭业,还有王八斤、张九斤两兄弟上了台阶,进了风雷庄大门。

    郭业前脚刚进了大门,大门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