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初唐

第666章 郭业的失望(2/3)

,您怎么来了?”

    余奎一见李恪突然冒出来,心中暗惊,莫非刚才我与郭业的说话,他都听见了?

    心虚之下,立马抱拳请安道:“末将余奎,见过蜀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

    “余都尉不必多礼!”

    李恪抬手再次打断了余奎的问安,眯着眼睛看着他,说道:“余都尉,你刚才说得话,本王已经在门外全部听见了。”

    嘶……

    余奎与郭业相继讶异地抽了一口气,毕竟李恪乃皇家子嗣,堂堂的亲王,这种大逆不道之事被他听见耳中,余奎心中岂能不发虚?

    而郭业则是心中大呼意外,暗骂了一声,不是让刘振轩替我看紧了李恪吗?怎么居然让他直到了我身在何处,而且还让他上了楼而没人通知我一声呢?

    他稍稍看了两眼李恪的身后,只有几名贴身亲卫,并没有发现刘振轩的人影。

    看来,李恪这次过来是有意避开刘振轩啊。

    霎时,郭业心中对李恪有了一个重新的评价,那便是短短这么些日子,李恪成熟了几分,心智也高了几分啊,到底是李世民的种,都不是普通的角色啊。

    既然李恪说都听清了自己与余奎的谈话,郭业也懒得再多做隐瞒,而是轻声分析道:“殿下,此事绝对不能搀和。如果将此事面呈到皇上跟前,只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对你将来没有好处。”

    李恪摇了摇头,没有正面回应郭业的劝说。

    相反,他冲着余奎朗声道:“余都尉,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本王答应你,你只要将全力协助本王,将梁世道与萧瑀他们在蜀州暗中谋划的这件事公诸于世,面呈到父皇跟前。那么,你跟着梁世道干得这些烂事,本王既往不咎。而且只要父皇严惩查办此事之后,本王以大唐蜀王,皇室血脉的身份向你保证,你不仅无罪,而且还有大功。届时,我保荐你出任大唐十六卫中的监门卫大将军,掌管长安城东西南北所有外郭城门及皇城三道门等城门守卫之责,秩正四品。”

    余奎闻言,脸色顿时骤变,双眼泛着贪婪的目光,口中激动地问道:“殿下,您,您说得可是当真?不是在诓骗末将?”

    一府的折冲都尉府乃从五品,突然迁升到正四品的统领左右监门卫的大将军,而且还是镇守在帝都长安城。

    这对余奎而言,无异于真是鲤鱼跳龙门,天下掉馅饼啊。

    李恪听着余奎的质疑,抖落了下蟒袍宽袖,小小年纪稚嫩的面颊上透着与年龄不相符的威压,冷声喝道:“本王都拿大唐亲王,皇室血脉的身份跟你保证,你觉得本王是在跟你开玩笑吗?曾几何时,大唐天家的子嗣会沦落到半点信用都没有了?我父皇乃是金口玉言,君无戏言。我身为他的儿子,余都尉觉得本王说得话会是信口开河吗?”

    余奎听罢满脑子眩晕,心中庆幸道,天啊,不仅无罪,还能晋升,这,这是先人萌荫,祖宗积德啊。

    鲤鱼跳龙门的机会就在眼前,岂能白白错失良机?

    啪~

    余奎想也不想,很是干脆地当断则断,果决应承道:“好,从今往后,余某人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表完态之后,余奎不多做停留,再次冲李恪说道:“殿下,我不能在此多呆,不然被梁世道的人看到难免会引起怀疑。这样,殿下需要末将效劳之时,只需派人暗中传信即可。末将先行告辞了。”

    李恪也是眉宇飞扬,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大手一挥朗声道:“好,余都尉静候本王的传信,你且先行回去吧。对了,替本王看紧了梁世道这狗贼,本王定要千刀万剐了此獠,以泄心头之恨。”

    说话间,李恪稚嫩的脸庞上已是五官扭曲,满面狰狞。

    余奎心里一颤,到底是天家贵胄,稍稍震怒便是气象万千,震慑他人心房啊。

    随即,他低声唤了一句遵命,便拔腿匆匆离开了雅间。与郭业擦肩而过之时,愣是连一眼都没有瞧他,显然他觉得已经抱到了李恪的大腿,无需再理会郭业分毫。

    余奎一走,郭业立马屏退了李恪身后的几名贴身亲卫,然后急急将雅间的房门关起来。

    紧接着,他来到李恪身边,语重心长地再次劝谏道:“殿下,听郭某一句劝,这件事情不能搀和。你千万不能冒然出头,将这件事捅到陛下那里啊。你想想看,一个是您的祖父,一个是您的父皇,再由你捅出此事到长安。届时,满朝文武如何看待你?皇上又会如何看待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