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初唐

第1948章 好人缘(2/3)

>

    郭业一咬牙,道:“这种可能性是有,但若是连这点险都不敢冒,微臣还有什么脸面追随陛下平定辽东?为了胜利,陛下都能带领玄甲军冲锋,微臣的性命再金贵,难道还能比陛下您金贵?”


    “这……”李二陛下模模糊糊感觉郭业的话有些强词夺理,一时间却不知如何反驳。


    李绩轻声道:“有道是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如今我军顿兵辽东城下,如果有办法破城,就应迅速行动。若是没有办法破城,就必须赶快退兵。到底是进是退,陛下还要早做打算。”


    “这……”李二陛下再次犹豫了。


    他宁可不要辽东城,也不愿意郭业轻身犯险。但现在李绩把话挑明了,您不要辽东城可以,但与此同时,就意味着此次东征失败,这个后果您可要仔细掂量。


    初征高句丽失败意味着什么?李二陛下再清楚不过了。


    其一,短时期内,他自己肯定会名望大跌。若是以后不能雪今日之耻,史书之上,人们对自己的评价,那就得跟隋炀帝比肩。


    今日承认失败,以后一定能够雪耻?那可真不一定。


    在打败了高句丽倾国之兵的前提上还不能破辽东城。卷土重来之后的形势恐怕还不如今天呢。


    其二,恐怕周边藩国不稳。


    想当初隋炀帝自以为必胜,征讨高句丽的时候,邀请了各国使节观战。结果大败亏输,弄得各藩国也人心浮动,大隋再也不能号令天下。


    这次自己一时糊涂,又蹈了隋炀帝的覆辙——竟然邀请扶余璋和苏支以及摩会观战。


    他们眼见大唐对辽东城无可奈何,会不会生了不臣之心?


    光是动动心眼还没什么,关键是这些人手里还有兵!


    契丹和奚族有兵八万,扶余璋据说是带了两万水军,但是实际上到底有多少?


    自己这边颓势一显,万一高句丽秘密联系他们怎么办?


    蛮夷一向是畏威而不怀德,万一他们起了怀心思,叛唐投高句丽,趁着自己退兵之时,衔尾追杀……


    万一上天不佑,自己有个三长两短的,京城之内又有齐王李佑这个小兔崽子捣乱……


    恐怕大唐得落得大隋一样的下场——二世而亡!


    想到这里,李二陛下不由得出了一声冷汗。


    不行!太危险了!


    现在自己绝对不能承担东征不利的后果。就算万不得已一定要承认东征失败,也必须等到辽东城破,把契丹和奚族的大军打发走之后。


    如此看来,郭业进城劝降,简直是势在必行之举。


    但是,之前话说得太满了,该如何改口呢?


    正在这时,张亮眼珠一转道:“陛下,微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


    “秦国公乃国之栋梁,您对他爱护也是理所应当。不过今日执意不准他入城劝降,恐怕就有些不大妥当了。”


    见李二陛下面色不愉,张亮赶紧解释道:“外面有传言秦国公乃是陛下流落在民间的私生子。您对他过分爱护,小民无知,恐怕会胡思乱想。这不但对您,就是对秦国公也不是什么好事。”


    郭业跪倒在地,道:“为了证明陛下的清白,微臣愿入辽东城!”


    “这……好吧。”李二陛下道:“既然秦国公执意要去,朕也就不阻拦了。不过入城之后,你可要多加小心。若事有不谐,朕许准你与贼虚与委蛇,以保有用之身。”


    “遵旨。”


    “若是你你有个三长两短的话,朕必灭渊氏与孙氏全族祭你的在天之灵!”


    郭业苦笑道:“陛下多心了,事情应该没那么严重。”


    “不,凡事有备无患。朕这就下一道圣旨,把这个条件写明。有了这道圣旨,想必孙代音对你会多几分顾及。”


    摩会道:“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