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初唐

第1936章 地动山摇(2/3)

“朕也不知道。不过,我相信秦国公。他既然定了这个时间,必然有他的道理。”


    “臣虽然和秦国公不大对付,但这等大事上还是愿意相信他的。只是,我要提醒您一下,今天要是再不突围,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饶是以智计闻名于天下,此时李绩也是愁眉不展。


    他说道:“江夏王说的极是。咱们已经坚持了一个月零七天,不仅粮食见底,大牲口也吃的差不多了。也就是玄甲军的坐骑还没有动。若是再不突围,或者说此次突围失败,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李二陛下道:“英国公,你觉得郭业会采取什么计策帮朕解围?”


    “说实话,微臣还真的猜不出来。姜以式不贪功,只是紧守营盘。咱们进攻他就防守,咱们撤退,他不管咱们是真败还是假败,绝不追赶。真是让人无从下手。”


    李道宗道:“那岂不是只剩下了强攻一途?”


    “反正在我看来,用计是没什么可能了。这就像是诸葛亮遇见了司马懿,任是诸葛亮智计百出,司马懿按兵不动,他也只能徒呼奈何。”


    李二陛下紧皱眉头,道:“英国公,你觉得有没有一种可能,秦国公没预计到姜以式这么难缠?换言之,他的计策已然失败?”


    “这……很有可能。想当初秦国公派绛州侯来的时候,他可是还在路上,并没有和姜以式交手。世上又怎么可能有万全之计?即便秦国公的计策失败,微臣也毫不奇怪。”


    李道宗一跺脚,道:“这可完了!早知道这样,咱们还不如早点突围,至少那时候战马还有很多,能够突围的兄弟也多一点。误国者,郭业也!”


    李二陛下叹了口气,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再说了,就算秦国公的谋划失败,也不能说他误国。要不然咱们这六万人马被包围了,朕的责任又怎么说?”


    “我不是那个意思……不过……”


    “没有什么不过的。秦国公能带来八万援军,已经是非常难得了。即便是这次用计有所疏失,也是功大于过。要不然咱们即便能够突围成功,又有几人能够顺利逃回大唐?”


    “陛下真是宽宏大量。”李道宗顿了一下,又说道:“咱们要不要把计划变一下?”


    “变一下?怎么变?”


    “把所有兵力都向着一个方向突围。秦国公那个四面突围的计划,实在有些不靠谱。”


    “这……”


    薛仁贵赶紧道:“陛下不可啊!事到如今,所有关于秦国公计划失败的说法,都只是一个猜测。万一猜错了呢?咱们岂不是丧失了一次反败为胜的绝佳机会?”


    李绩道:“话不是那么说。反败为胜诚然重要,但是陛下的安危更重要。老夫虽然不知道秦国公的计划是什么,但是他成功的可能性实在不大。为求稳妥,咱们还是采纳江夏王的意见为好。”


    两大重臣意见一致,李二陛下也颇为意动,道:“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就……”


    “陛下!”薛仁贵跪倒在地,道:“临行之前,秦国公有言。这个计划能否成功,陛下的信任至关重要。您可要三思啊!不要使忠良寒心……”


    李绩道:“你这是什么话?难道就秦国公是忠良,老夫和江夏王就是奸佞不成?”


    “末将当然不是那个意思。不过,若是咱们只一面突围,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和高句丽打成平局。相反,要是大胆一试,那可就是一战击溃高句丽主力。这个机会实在难得。”


    “一战击溃高句丽主力”这句话,打动了李二陛下,他说道:“好!那朕就赌一把。”


    李绩道:“军国大事,应该慎重无比,又岂能轻言‘赌’字?


    李二陛下轻叹一声,道:“刚才绛州侯的话还没说明白。若是依爱卿之计,朕此次征东就得无功而返。这和隋炀帝一征高句丽何其相似?朕可真丢不起那个人。”


    李绩冷笑道:“但若是此次突围失败,陛下恐怕还不如隋炀帝呢!”


    李二陛下眉头一皱,道:“要不这样,四面的兵力不必平均分配。南面三万人,东西北这三面各一万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