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话不是要官,江夏王误会了,实在是……”
李二陛下一摆手,道:“薛爱卿不必多言,治国者,首在得人。欲要得人,就必须赏罚分明。即便江夏王不提,朕也要重重的赏你。薛礼听封。”
薛仁贵跪倒在地,道:“末将在!”
“朕封你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都尉。并赐宝马两匹,绢四十匹,奴婢十名,钱万贯。”
“谢陛下!”
李绩小心翼翼地道:“陛下,您是不是还忘了一个封赏?”
“什么封赏?”
“爵位呀!原来您可答应了,只要能救出江夏王,就可以得万金,封万户侯。钱您给了,这万户侯……”
李二陛下也十分为难,原来以为出战的,怎么也得是一员大将,赏一个侯爵也没什么。没想到,立功的竟然是一个小小的校尉!
他说道:“薛爱卿原来是正七品上的致果校尉,朕把他提拔为从五品下的果毅都尉,已经是越级提拔了。这侯爵,可是相当于三品官……提拔太速,恐怕军心不服呀!”
李道宗道:“谁不服,谁就去姜以式的大营走一遭!要是能全身而退,也给他个万户侯!若是不敢出战,还在背后说嚼舌头,不用陛下发话,微臣就把他的脑袋拧下来。”
李绩道:“当此非常之时,必须行非常之事。士气可鼓不可泄,还望陛下三思。”
李二陛下眼珠一转,道:“两位爱卿说得好。朕要让全体士卒看看,不论出身,谁能立下殊功,朕就不吝殊赏!从正七品上到从三品,连跳十三级的薛仁贵就是榜样,薛礼再次听封!”
“末将在!”
“朕封你为绛州侯,食邑万户,食实邑……两百户!”
“谢主隆恩!”
李二陛下又道:“把薛爱卿连升十三级的消息,通告全体将士!并且每人赐肉半斤,酒二两,为薛将军贺!”
圣旨一下,顿时唐营之中一片欢腾,高呼万岁,士气大涨!小兵们没那么多心思,没人感觉薛礼升迁太速有什么不对的。
别人干得了的,咱干不了,那就得服气!不服高人有罪!
相反地,不少人看出了李二陛下有功必赏的决心。纷纷暗自琢磨,一定要奋勇杀敌,以薛仁贵为榜样,也博个高官厚禄,封妻荫子!
至于那些高级军官,当然心里不怎么痛快。
不错,立了奇功,应该封赏,我们都同意。但是也不能太离谱呀!你连升三级我们也不说什么,但问题是,你升了十三级!
一个小小的校尉,打了一场胜帐,就和沙场厮杀几十年的老将平起平坐了,这真是上哪说理去?
真论起功劳来,你薛仁贵不就是救了一个江夏王吗?这些悍将大多数可是有屠城灭国的功劳。你那点功劳和人家比,能拿得出手吗?
但是,尽管心里面暗自腹诽,他们可不敢表露出来。
因为他们知道,李二陛下如此行事,不是因为他赏罚不明,而是形势所然!
唐军现在非常危险,稍一不慎,就是全军覆没之局!
李二陛下这是借着重赏薛仁贵,鼓舞全军的士气!
换言之,薛礼能得这个彩头,只有两成是他的本事,还有八成是走了狗.屎运,立功立对了时候。
这个时候反对薛礼的封赏,就是和皇帝过不去!就是和全军过不去。
所以,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
……
薛仁贵的封赏完毕,他就成了大唐的一名高级军官,有权参加这场军事会议了。李二陛下再让他坐下,他就答应一声,坐在了诸将的末尾。
李二陛下往四下里扫视了一眼,道:“现如今,我唐军六万,包围了高句丽的大军十万。外面,又被将近三十万大军包围,腹背受敌,可以说形势危如累卵。不知诸位何以教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