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相残的天下骂名!”
“你是借刀杀人!”南鹰有些恍然道:“借着袁绍和公孙瓒之手除去刘虞!同时令他们背上弑杀汉室宗族的骂名!”
“不错!此正其时也!”贾诩重重点头:“不仅袁绍和公孙瓒暂时无力图谋我方,令我们有机会扩大地盘拿下青州,为日后的北方之争取得足够的战略纵深,而且……”
他捋着美髯,阴阴一笑:“天下人均看到主公全力攻略青州在前,那么即使刘虞死在袁绍和公孙瓒手上,任谁也不能说主公对刘虞见死不救吧?”
“你真阴险!”南鹰听得倒吸一口气,愕然道:“竟然连这些也能提前想到!”
“谢主公美誉!”贾诩微微一笑:“所以说,主公考虑的是军事,而臣下只能着眼政治!”
“好吧!这算是你第一个强有力的理由!”南鹰心中叹息一声,仿佛已经看到了刘虞饮恨收场的悲惨结局:“继续说吧!你不可能仅仅为了这么一个简单的原因便力主用兵青州的!”
“正如诩之前说到,天下乱局已现,今后将是一个群雄争霸的漫长过程!”贾诩缓缓抬手,指向一望无际的天边:“主公文臣如云,强将如雨。若不趁此机会席卷一方,怎能在日后的争霸大业中步步领先?青州,千里肥沃白壤,又有渔盐之利,主公不及早取之,尚待何时?”
“这么说倒有几分道理!”南鹰深思道:“可是如今青州虽说并无什么厉害人物拥兵自重,但是毕竟有十几个郡国、六十多个县,凭着我们目前的实力想要迅速拿下,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主公,你似乎忘记了一些很重要的事!”贾诩哑然失笑:“非是诩大言炎炎。我渤海大军未动,青州至少有三分之一已经落入了主公的掌中!”
“你还想凭着天子令牌去招摇撞骗?”南鹰摇头道:“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大汉皇权江河日下,这令牌不好用了……”
“泰山臧霸!”贾诩突然打断道:“主公,这颗多年前便已布下的棋子,是时候发动了!”
“啊……你说得对!”南鹰的目光猛然间亮了起来:“我怎么一时忘记了此人?听说他如今至少拥兵一万五千,且已暗中掌控泰山郡很多地方,若他全力以赴,不须我军出动一兵一卒。泰山郡便可纳入我方!”
“主公急什么?”贾诩继续不紧不慢道:“诩再说一个人……孔融!”
“什么?”南鹰脱口道:“你是说北海郡也……”
“不奇怪!”贾诩目中亦有一丝轻松:“事实上,孔北海日前已经秘密谴使来到渤海,敦请主公出兵青州,届时他将第一个起兵响应!”
“这便是得道多助啊!”他双手一拍道:“孔融不仅深记昔日主公在大将军府对其回护之恩。更对您和先帝之间的深情厚谊洞若观火,他的投怀送抱正在情理之中…….咦?”
贾诩盯着南鹰深蹙的眉关,讶然道:“是否臣下看错,主公竟似对孔融的主动投靠不喜反忧?”
“你说对了!”南鹰仰首望天。发出一声深长的叹息:“本将在想今后,该如何对待孔融其人其族呢?”
“主公,你是说他的世家士族身份?”贾诩猛然省悟过来。良久才苦笑道:“现在想这些是否为时过早呢?或者主公可以等到日后……”
“日后过河拆桥的事情,本将可是做不出来!”南鹰神色复杂道:“这样吧!本将会寻机与他深谈一次,探探他的底线,如果他也是满脑子的家天下,那么……”
他目光阴沉起来:“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样的投靠,本将断断不会接受!”
“……希望主公你的意图,不要被天下人看出来才好!”贾诩呆了半晌,才苦涩道:“否则,我们的争霸大业已经先输了一半!自古以来,历代开国君王都是靠着这些豪门大家才最终掌握了天下,你瞧瞧先光武帝……”
“本将不稀罕!”南鹰决然道:“光武帝倒是靠着这些人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伟业,可是他能够预料到今日的结局吗?想想先帝、辨儿和协儿的下场吧!”
他有些痛苦的低下头去:“豪门士族的不断崛起,最终一定会威胁到皇权,而天子为了制衡他们便只有扶持外戚和中朝…….这是一个死局,永远也没有破解之法的死局!最终只能玉石俱焚!”
一瞬间,天干地支诸人、何进、张让等人的面庞在南鹰心头纷涌而过,一张张死不瞑目的狞厉面容几乎令他浑身血液为之凝结。
“我做不到打破一切阶级!或许几千年之后,终会有一位伟人横空出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