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宰大明

第915章 兵发琉球(3/3)

琉球表面上那个看起来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

    永乐四年,中山王国佐敷的按司“巴志”攻陷中山王国王城浦添城,推翻了中山王武宁的统治,拥立其父亲思绍为王,建立第一尚氏王朝。

    随后,“巴志”于永乐十四年攻灭北山王国,宣德四年灭南山王国,统一了琉球岛并迁都首里城。

    宣德帝遣使册封巴志为琉球王,赐姓曰“尚”,此后,中山王国便正式更名为琉球王国,但中山作为琉球国的别称依旧被使用。

    如琉球国官修史书《中山世鉴》、《中山世谱》,“中山”指的就是“琉球国”。清康熙21年康熙帝赐尚贞王御书“中山世土”匾额,这里的“中山”指的也是“琉球国”。

    尚巴志使得琉球王国得以中兴,不过宣德九年尚巴志病逝后琉球国发生争夺王位的内乱,首里城几乎全毁,琉球国国力被销弱。

    尚巴志死后,琉球国法司欲立其世子为王,但遭群臣的一致反对,尚巴志的王妃见势不妙携世子逃往走被军士发现并杀死,群臣拥立一个与尚氏没有任何血源关系的人为国君。

    琉球国对大明的朝贡贸易十分发达,带到大明的货物有金银罐、金银粉匣、金缸酒海、泥金彩画围屏、泥金扇、泥银扇、画扇、蕉布、苎布、红花、胡椒、苏木、腰刀、火刀、枪、盔甲、马、鞍、丝、绵、螺盘,额外增加的朝贡之物无定额。

    即便是明朝灭亡后,清康熙十九年琉球再次进贡,皇帝令免部分奢侈品,因此以后的朝贡中,只有马及熟硫磺、海螺壳、红铜等物。

    琉球海外贸易的大宗货物是向大明出售日本国的白银、漆器、刀剑、屏风和扇子,将中国出产的药材、瓷器、丝绸、铜钱转售到日本和朝鲜,并将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半岛出产的犀牛角、苏木、香料、锡、糖、象牙、乳香、龙涎香销售到日本、大明、朝鲜三国。

    朝鲜王朝通过琉球向南洋的转口贸易也有发展,从南洋进口药物、香料和珍珠、玳瑁、珊瑚等奢侈品。在琉球王国都城首里城(朝鲜称为海浦)出现了专门航行到朝鲜的琉球贸易船。

    琉球与朝鲜的关系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都有发展,但经济的作用大于政治作用,因为他们同属于明朝的藩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