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宰大明

第747章 另有隐情(3/3)

    嘉靖时期更甚,“若其私相商贩,又自来不绝,守臣不敢问,戍哨不能阻,盖因浩荡之区,势难力抑。一向蒙蔽公法,相沿数十百年。然人情安于睹记之便,内外传袭,以为生理之常”

    到了正德年间,“豪民私造巨舶,扬帆外国交易射利”更多,漳州月港家造过洋大船往来退逻、佛郎机诸国通易货物者有增无减。

    由此可见,在大明的禁海政策下民间走私猖獗,随之而来的是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即便是明廷对此也无能为力。

    从表面上来看,放宽海禁好像与民间走私相互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可是实际上两者关系密切。

    首先,放宽海禁后沿海的居民将有更多的谋生手段,不用再冒险从事海上走私,如此一来参与走私的船员将大幅度降低。

    其次,由于沿海出现了许多渔船,那么走私的船队将更容易被发现,进而向当地官府报告,使得当地官府很难再进行掩饰。

    最后,李云天已经对海防卫所进行了整编,组建水师部队,虽然海防部队的规模和人数都大幅度减少,但是更难被收买。

    走私商们其实并不担心水师,大明沿海海域辽阔水师的船只根本无法有效控制海岸线,总会使得他们有可乘之机。

    那些走私商最为担心的是有人向水师举报,这样一来走私船将自投罗网,而沿海居民有了其他赖以生存的生计后,肯定不会再像以往那样对走私商们进行依赖,甚至出于嫉妒心理或者觊觎官府悬赏等原因主动告发,这是走私商们绝对不愿意看见的事情。

    因此,围绕着海禁一事李云天与沿海的走私势力之间肯定会爆发一场“战争”,李云天不想让周雨婷为此担心,故而没有向其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