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宰大明

第664章 叛将(2/3)

哥帖木儿大人送达裴大人的一封公文。”粗壮百户此时早已经收敛了造次之心,从怀里取出一封公文后向李云天解释道,“裴大人邀请猛哥帖木儿大人与他一同前往毛怜卫的阿木河接回被叛将杨木答兀煽动裹胁而走的兵卒和百姓。”

    杨木答兀是海西女真一支豪族的族长,是大明辽东都司安乐州地界三万卫卫所的一名千户。

    由于不堪忍受辽东都司都指挥佥事王雄“生事虐害”,永乐二十一年,杨木答兀与大明决裂,率军攻破了开原城,裹挟了千余户百姓随同其迁往了毛怜卫。

    值得一提的是,毛怜卫当时已经被朝鲜国所控制,成为了朝鲜国咸镜道的会宁,只不过名义上依旧是大明奴儿干都司的毛怜卫而已,这也是朝鲜王一直耿耿于怀的地方,多次向大明上表想要占有所控制的地域。

    杨木答兀叛逃后,永乐帝、洪熙帝和宣德帝皆多次让人前去招抚,希望他能率众回到安乐州,不过由于朝鲜国从中阻挠故而一直未能成功。

    宣德帝御驾亲征前,给辽东都司下了圣谕,让辽东都司再度招抚杨木答兀,务必要让杨木答兀裹胁的百姓回到安乐州,辽东都司将这件皇差交给了都指挥佥事裴俊。

    由于杨木答兀以前与猛哥帖木儿有交情,而且猛哥帖木儿又是建州女真中对大明最为效忠的酋长,因此裴俊自然要其协助完成此事,故而差遣手下的百户前来送公文。

    “杨木答兀一事已经过去了十年,是该到解决的时候了!”李云天听了粗壮百户的话后不由得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

    他对杨木答兀一事可谓知之甚详,洪熙元年明仁宗敕谕杨木答兀等曰:“尔等本朝廷恩养之人,输诚效力,有劳于国,亦非一日。前者因都指挥王雄不能抚绥,生事虐害,致尔惊恐,絜家逃窜……特遣指挥金声赍敕谕尔,尔等前过出于不得已,朕已深知。”

    李云天当时是庶吉士,负责起草洪熙帝的诏书,其中就有给杨木答兀的这一道敕谕,故而对杨木答兀的事情一清二楚。

    随着洪熙帝的这道敕谕,洪熙元年十月,杨木答兀的弟弟杨满皮在猛哥帖木儿的护送下赴京城朝觐,于宣德元年年初在京城见到了宣德帝。

    因为猛哥帖木儿护送有功,宣德帝随即升猛哥帖木儿为都督佥事,并赐予了冠带,杨满皮也升任为千户。

    宣德帝敕谕杨木答兀:“尔等昔事我皇祖太宗文皇帝效劳于国,亦有年矣”,“尔等即能改悔,遣弟杨满皮等来朝,足见向慕之心”。

    杨满皮在京城受到宣德帝的感化,因此开始心向大明,回到毛怜卫后劝其兄杨木答兀接受招谕。

    其实,杨木答兀在毛怜卫过得并不如意,他本想驻牧在毛怜卫最为富饶的孔州,可是被朝鲜王李陶拒绝。

    孔州原本是建州女真斡朵怜部的地盘,后来猛哥帖木儿被朝鲜国军队用武力赶走,不得不率部迁去了清山城,但是还有不少斡朵怜部的族人在孔州。

    虽然孔州已经被朝鲜国控制,但杨木答兀要想在孔州立足必须要经过孔州名以上的主人猛哥帖木儿的同意,以免引发双方之间的误解。

    猛哥帖木儿以礼待人,处事谦让,体谅杨木答兀的难处,由同为女真一族,因此允许其在孔州驻牧,特意给差人移文朝鲜王国庆源府。

    公文中提到,久居开原的女真人杨木答兀“因自中之乱,未得安住”,率领“妇人小儿千余名,欲居于孔州,随后出来”。

    三个多月后,咸吉道兵马都节制使何敬向朝鲜王复文,称“杨木答兀连家小军丁男妇数千之众”。

    很显然,猛哥帖木儿在公文中有意缩小了杨木答兀的人口数量,以免朝鲜王国对孔州地区女真势力增长心生警惕。

    朝鲜王李祹为了扩张领土自然不愿意让杨木荅兀率部移住富饶的孔州,如此一来朝鲜王国将减弱对孔州的控制。

    根据《李朝实录》世宗记载,杨木荅兀“骁勇无比,一有激怒,制之甚难”,而“猛哥帖木儿、杨木荅兀皆巨奸”。

    如果杨木荅兀移住孔州的话那么势必增强建州女真的力量,因此朝鲜王李陶对猛哥帖木儿答复:称杨木荅兀是辽东人不可许其进入孔州境内。

    杨木答兀敬重猛哥帖木儿,为不使其为难随即迁往图们江北进住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生活困苦。

    因此,接到了宣德帝的敕谕后,杨木答兀心中已有转意,开始分批护送所虏的汉人返回辽东。

    不过此事一开始就遇到麻烦和阻挠,当杨满皮率领数百汉人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