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作战的骑兵2100人。
一个骑兵师有3个骑兵团,总人数10000人,其中作战的骑兵6500人。
军衔分为尉官、校官和将官3个级别:
尉官三级:少尉正八品,中尉从七品,上尉正七品。
校官四级:少校正、从六品,中校正、从五品,上校正、从四品,大校从三品。
将官三级:少将正三品,中将从二品,上将正二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军官外还有士官,士官是从士兵中挑选出来的职业军人,虽无官阶但是享有相应的军饷。
士官四级:少士享有从九品军饷,中士享有正九品军饷,上士享有从八品军饷,军士长享有正八品军饷。
士兵三级:列兵、二等兵和一等兵。
军职与军衔的对应关系采用“一职双衔”的原则,前一个军衔是主要军衔,后一个军衔是辅助军衔。
连级单位:司务长少尉、中尉军衔;排长少尉、中尉军衔;副连级军官中尉、上尉军衔;正连级军官上尉、中尉军衔。
营级单位:副营级军官上尉、少校军衔;正营级军官少校、中校军衔。
团级单位:副团级军官中校、少校军衔;正团级军官上校、中校军衔。
师级单位:副师级军官上校、大校军衔;正师级军官大校、少将军衔。
军级单位:副军级军官少将、大校军衔;正军级军官少将、中将军衔。
军团级单位:副职级军官中将、少将军衔;正职级军官上将、少将军衔。
由于实行了“一职双衔”,这就使得当军衔都一样的时候,无法分辨出职务的高低,故而就有了资历牌。
资历牌不仅表明了军官的军职级别,而且还表明了其正、副职的关系。
其中:
排级、连级军官资历牌只有1排。
营级军官资历牌有上下2排。
团级军官资历牌有上下3排。
师级军官资历牌有上下4排。
军级军官资历牌有上下5排。
军团级军官资历牌有上下6排。
至于同级、同衔军官的正、副职如何区分,就要看资历牌最上面一排中央的星星,副职1颗星星,而正职2颗星星。
如此一来,通过军衔和资历牌,就能将军官的级别和职务区分开来,便于指挥。
例如,李云天挂衔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这是一个正六品的官,与他品级相对应的是军职是营级军官、军衔是少校,他自然是正职,故而资历牌最上一排中间两颗银星。
由于李云天是文官,故而他挂衔武职后,他的品级决定他的军职级别和军衔。
而按照李云天制定的军制,新军中的军官,将依照军职级别、军衔来决定其品级。
这意味着新军中将以军职和军衔为晋升标准,而品级只不过是表明他们与卫所的武官相对应的级别,以及用来领取朝廷的俸禄。
在李云天规定的时间结束前,大校场上已经站好了那些换上新式军装的军汉,无不对这身新行头感到新奇,相互间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精神十足。
很快,军汉就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身上的军装与李云天的军装有两个最大的区别,那就是没有军衔和资历牌。
“你们现在还不是讲武堂的人,要想得到军衔和资历牌,那么必须要通过本官的考核。”
李云天看出了军汉们的疑惑,于是向他们介绍了一番讲武堂实行的军职和军衔,然后高声说道,“现在本官要给你们编组,你们要记住自己的组别,以后将按照组别进行训练。”
说实话,留下来的军汉人数大大超出了李云天的意料,他觉得自己已经做得足够过火,差一点就将这些军汉们给折腾死,可是他们竟然硬挺了过来,人数超出了他预定50人的一半。
经过三周魔鬼般的训练后,李云天的训练内容将变得缓和,以后主要进行队列练习、体能训练、规章学习和上识字课。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两个多月后这76名军汉都将成为讲武堂的教官:三分之一的人是教官,上尉军衔,正七品;另外三分之二的人是副教官,中尉军衔,从七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