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宰大明

第263章 太后的震怒(一更)(2/3)

张太后并没有食言,随后兑现了她的承诺,给李安国、李安民和李安明下了一道恩旨,授予三人从五品武略将军的散官,使得绿萼、陈凝凝和郑婉柔是又惊又喜,这意味着她们的儿子以后也有了官身,谁也不会因为他们是庶子而小觑。

    李安明出生后,李府顿时又是门庭若市,京城里不少达官贵人纷纷派人前来贺喜。

    虽然李安明只是李家的庶子,但是却被太后赐予了武职散官,也是一件值得道贺的事情,趁此机会也能与李云天多亲近一下:能让太后派去南京城给宣德帝传旨,足见李云天在太后心中的地位。

    毕竟,趋炎附势、跟红顶白是人之常情,既然李云天深得皇上和太后的恩宠,那么人们自然就会凑上来。

    有一句话说的好,伸手不打笑脸人,毕竟喜得贵子是一件高兴的事情,李云天也不想败了大家的兴致,因此没有闭门谢客,只不过他没有出面,而是让周雨婷代为招待,尽可能地避风头。

    周雨婷是郡主之尊,由其出面已经给足了那些达官贵人面子,有些京城的人际圈子李云天也要适当地介入,再怎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在李云天看来,这个“道”不仅仅指道义,由于他身居官场,这个“道”还指那些官场同僚的支持,曲高和寡的话只会使得他在官场上寸步难行。

    “老爷,赵王府长史胡永兴前来拜见。”这天晚上,李云天正在家里爱不释手地抱着在襁褓里酣睡的李安明时,一名侍女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名帖。

    “赵王府?”李云天闻言微微一怔,他和赵王朱高燧没有半分交情,如今胡永兴忽然到访,里面有些不同寻常的味道。

    “老爷,见不见?”绿萼从李云天怀里接过了李安明,神情关切地问道。

    赵王虽然声威和势力不如汉王,但也绝非寂寞之辈,当年如果他手下的卫指挥使孟贤成功毒杀永乐帝,那么现在大明的天子就是赵王的了。

    故而,赵王和汉王一样都有着不甘久居人下之心。

    虽然宣德帝像洪熙帝一样对两位王叔是倍加优待,登基后给两人的奖赏远高于其他诸王,但是这种小小的恩赐怎会浇灭两人心中熊熊燃烧的欲望?

    “告诉胡永兴,老爷不胜酒力,已经睡下了。”沉吟了一下,李云天迅速做出了决断,沉声嘱咐那名侍女。

    现在宣德帝初登大宝,乃非常时期,他是宣德帝的人,自然要与汉王或者赵王的人保持距离,以免招来非议,这种私下的来往就免了。

    “老爷,他送来的贺礼该如何处置?”等那名侍女离开后,绿萼不由得有些为难地问道,胡永兴肯定不会空着手来。

    “你明天派人将那些东西捐给户部的义仓。”李云天也感到有些头疼,胡永兴人走了,贺礼肯定要留下,他想了想后说道。

    义仓是户部用来接纳京城各方捐赠赈济大明各处受灾灾民的地方,李云天将胡永兴送来的贺礼捐给义仓,等于是除去了手里的一个烫手的山芋。

    “嗯。”绿萼闻言点了点头,“妾身明天就让人去办这件事情。”

    “这个胡永兴,来了京城老老实实地待着,四处登门拜访,也不怕人们说闲话。”李云天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说道。

    胡永兴是十几天前来的京城,代表赵王向宣德帝谢恩,他一来李云天就知道,在京城里很是活跃,已经拜见了不少达官贵人。

    在李云天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意味着宣德帝登基后一直韬光养晦的赵王终于坐不住了,也想加入到汉王与宣德帝之间的这场复杂的纷争中来。

    而随着洪熙帝的忽然驾崩,年轻的宣德帝登基后首先要面对的一件棘手的事情就是两位王叔的挑战,尤其是声威赫赫、故旧众多的汉王,将给他带来巨大的麻烦。

    大明的时局并没有因为宣德帝一承大统而稳定下来,反而因为失去了洪熙帝的震慑而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八月底,都察院贵州道监察御史崔辉忽然接到了吏部的调职公文,将其调任扬州府担任正六品的通判,品级一下子提升了两级。

    崔辉的好友和同僚闻讯后立刻登门祝贺,扬州府是大明最为繁华的州府,通判不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肥差,而且以后升迁的速度也非常快。

    没有丝毫心理准备的崔辉被这个突如其来的调令给弄糊涂了,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可从没有想过去扬州府任职,那里职位的竞争堪称惨烈。

    直到托了在吏部为官的同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