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大乱子来。
在李云天看来,内廷和文官集团作为大明政务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一旦双方闹起来的话那么京城各大衙门的事务都会受到波及,进而影响到地方衙门的运作,可不是他所希望看见的一幕。
不过,由于身在海外李云天面对京城的局势束手无策,唯有暗中等待京城那边的消息,要是正统帝无法应对内廷和文官集团这场冲突的话那么肯定会下诏招他回京去善后。
“听天由命吧。”李云天觉得自己现在真是杞人忧天,苦笑了一声后缓缓闭上了眼睛睡去,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京城的事情就由京城的人去头疼吧,他的当务之急还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第二天上午,李云天带着金善离开了汉城,到附近的山里游玩,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
正如李云天所想的那样,金宗瑞派人暗中对李云天的背景进行调查,毕竟李云天出现得太过突然,而且给了他如此大的一笔生意。
结果金宗瑞一无所获,这个住在朴高德宅子里的李先生没有丝毫可疑的地方,给人唯一的印象就是财大气粗,给了宅子里的下人不少赏赐。
宅子里的那些下人是朴高德准备的,他们并不知道李云天的真实身份,这样一来反而从容应对了金宗瑞的调查。
与此同时,中午的时候两辆马车驶进了汉城城外的大营,朴高德亲自给金宗瑞送来了那两万五千两的银子。
说是银子,实际上里面有不少都是黄金,换算成银子后正好是两万五千两。
待手下的人查验完毕后,金宗瑞按照约定给朴高德写了一张借条并摁上了手印并盖上了印章,如此一来那些金银就属于他了。
金宗瑞对这笔钱财非常重视,专门派了心腹人员看守,等朴高德谈好了地皮买卖就拿出来交付,届时他手里将多出很多地契来。
忙完了那两万五千两的事情后金宗瑞晚上请朴高德在妓馆里消遣,朴高德这次可是帮了他的大忙,等那些地契拿到手后他就等着赚取巨额利润,这样的话东北六镇的军饷就有了着落,不至于在受制于人。
金宗瑞不仅是感谢朴高德,还向朴高德请教了生意上的事情,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些倒卖地皮的资金虽然不少但总有花完的一天,故而不如将其投入到生意里去这样可以赚更多的钱,不怕李云天再掐断他的军饷。
朴高德热情地向金宗瑞进行了讲解,其实最为赚钱的生意是跟大明做的,只不过受到朝贡贸易的限制每年的生意都有定额,使得朝鲜国的商贾们相互间竞争非常激烈,为了拿到配额时常要争得头破血流。
这令金宗瑞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可没有精力去争夺那些配额,不过如果大明真的向朝鲜国开通商贸那赚钱的机会可就多了,这使得他心中感到非常矛盾。
金宗瑞的这一心理波动很快就传到了李云天那里,李云天早就料到金宗瑞会这样做,毕竟金宗瑞现在已经吃够了军饷被断的苦头,肯定要为以后做打算。
正是因为金宗瑞的这种想要摆脱军饷受制于人的心理,这才使得李云天得以给他下套,使得金宗瑞一头闯进了李云天设下的陷阱中。
就在李云天游山玩水的时候,一个重要人物抵达了汉城,此人就是平安道兵马防御使、西北四郡的统帅崔闰德。
崔闰德此次也并不是孤身前来的汉城,他带来了八百骑精锐的骑兵,也住在了汉城外面的军营里,与金宗瑞的人在军营的一南一北。
金宗瑞和崔闰德也想让那些骑兵进驻到汉城,可惜的是汉城军营已经驻扎满了,两人只好退而求其次让手下的士兵在城外落脚。
与金宗瑞不同的是,崔闰德一进汉城就首先前去讲武堂汉城司务处拜见李云天,随行带去了大量平安道的土特产。
由于李云天不在汉城崔闰德自然见不到他,不过柳真出面见了崔闰德,收下了他送来的那些礼物,并且留其吃了一顿饭,与金宗瑞的待遇可谓天差地别。
崔闰德离开讲武堂汉城司务处后第一时间就去了首阳大君府,前去见首阳大君李瑈,李瑈对崔闰德的到来时万分兴奋,有了崔闰德牵制金宗瑞他将放心不少。
于金宗瑞一样,村闰德也成为了李珦一案的陪审,在李稷等人的暗中阻挠下,李珦的案子进度异常缓慢,毕竟此案事关重大李稷等人要求彻查各项证据的真实性是冠冕堂皇的理由。
于是,那些涉案人员可就倒了大霉,在义禁府里被打得死去活来,对那些证供承认也不是,否认也不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