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庆城,上一学宫。
此时天光大亮,书声鼎沸。
周尧在打发晋澜回府后便径直朝学宫走去,一路瞧见了不少刚出门的同门学长。
之所以并不晚归,反而是朝书院走去,一则因胸中有积郁,二则因着心中有惑不解。
有积郁是因为自家兄长的行为怪异,与自己不是同路之人,有疑惑是因为不解宋尹之思。
宋尹与他相约共建赤盟,是要以星星之火燎原,自然得他心愿,只是赤盟如只有他二人,又何以搅动天下风云。
他自然知道自己与宋尹皆为天资卓越之人,来日二人尽皆可立于顶峰,可而今时不待我,根本没有多少时间能让自己二人成长。
还是要更加用功。
周尧自己暗暗叹气,又下定决心。
上一学宫为东胜神洲三大学宫之一,甚至隐隐有神洲第一学宫之称,为天下修道之人,读书之士所瞩目。
学宫内夫子众多,多冠以姓相称,诸如“陈夫子”、“宋夫子”。
唯有一人并不称姓,无论先生或是学子皆称其为大夫子。
祭酒并不授业,而大夫子自然而然成为众多学子想要拜师的对象。
只是大夫子门下入门极难,每年入试只有一二人能拜入大夫子门下,甚至有时连着几年,大夫子都未曾收徒入试。
周尧便是以当年入试第一之姿拜入大夫子门下,侍读左右,迩来五六年已。
学宫中学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读书作文,走仕途一道,一类学法练气,走通天修道之路。
二者虽说互不侵扰,但大多登天修道之路者多多少少会有些看不起走仕途一路之人。
毕竟对于登天修道之路者,自身灵气才为根本,其余诗文策论,在其看来只不过是花架子。
当然周尧并不这么认为,毕竟他在二者间都有极高的威望。
仙道一途身怀元磁仙体,读书一道字画一绝、诗词又是一绝。
此等全才,哪怕是聚集天之骄子的上一学宫也并不多见。
再加上周尧并不参与两派之争,每日只是安安静静伴读大夫子左右,因此在学宫中极受人尊崇与敬佩。
不过对于周尧来说并不是自己平和不想参与他们之间争论,只是他们对于周尧来说实属不值得重视,尤其是在周尧见过宋尹之后,他已然把眼界投入六界之中,更不会拘泥在一处学宫之中。
此时周尧静候在大夫子门前,也不敲门惊醒,安安静静的等候。
除他之外仍有一人同样立于门前,行学子礼,恭谨至极。
此人名叫齐悬,与周尧一般同在大夫子门下,若按入门时间,周尧还得称齐悬一声师兄,只是周尧对其为人不喜,想来未喊过一句师兄。
周尧恪守中庸之道,正常而言并不会做出这般无礼行径,可对于眼前之人,周尧却守不起中庸之道来,明明白白的显露出对他的厌恶之感。
齐悬出身寒门,却又志坚至极,无论风雪,必早起侯于大夫子门前。
按理来说倒是会与周尧这种内卷狂人有共同话题。
周尧初见时也对其映像不错,觉得此人谦逊有礼,志向高远。
可多相处起来确实发现此人是个实实在在的伪君子。
怎在不经意间装着以无心之语戳别人的短,令人生厌。
对于周尧来说,这等暗箭伤人之辈远要比直言直语的真小人更令人作呕。
此时二人皆静候在门外,却并不相对,并无言语交集。
也不知过了多久,似乎已是初日升起,书声琅琅,术法争鸣之时,屋内才传出来了声。
对于此周尧倒是一喜,大夫子除却有时讲座之外,除开夫子座下子弟是难以相见夫子的。
哪怕是对于他们这些夫子门下,若是没夫子召见,想要问道解惑,也只能在门外静候。
夫子召见的时间不一,周尧记得自己最长在门外侍立过一天一夜,风雪交加,甚是寒冷。
在他就欲转身离去之时,夫子却是迎们而出,与之传道解惑。
而今夫子一大早便唤他二人入室,倒是令周尧十分惊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