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第178章:寓教于乐【二合一】(3/3)

魏的国立学塾,大致可分为「初等学塾」、「高等学塾」以及大梁学宫这个最高学塾。……其中初等学塾坐落于三十座大县,主要针对于幼龄稚童;高等学塾针对其中的佼佼者;至于天资聪颖之辈,日后或有机会进入大梁学宫就学。……而我儒学过于深奥,陛下希望我儒门著作一些启蒙用的书籍,作为初等学塾的教材。”

        『给几岁、乃至十几岁的稚童编写便于理解的启蒙书籍么?』

        儒家门徒门面面相觑。

        平心而论,他们并不排斥魏王赵润的要求,毕竟他们也明白,那些几岁、十几岁的稚童,非但是魏国的将来,也有可能是他们儒门的后辈,问题是,他们实在不懂该怎么编写易于理解的书籍啊,难道要他们效仿魏国的礼部,编出似《百家姓》那种狗屁不通的玩意?

        他堂堂儒家,若是编出《百家姓》那种玩意,岂不成了笑柄?有辱圣人之名啊!

        “要不,咱们放弃初等学塾的教材,专攻高等学塾的教材?”一名魏国儒家子弟建议道。

        但他的建议,立刻就遭到了其余学子的反对。

        要知道,那些几岁、十几岁的孩童,终有一日会长大成人,若是不抢在他们年幼时,在他们心中刻下儒学的烙印,搞不好那些孩童就会被法家、墨家等其他学派抢走,这是自诩第一显学的儒家子弟所万万不能接受的。

        但是,怎么编呢?

        “法家那边,有什么收获么?”有一名儒家子弟问道,但是却遭到了其余同伴的白眼。

        想想也是,在初等学塾教材这件事上,对于各学派来说好比是战场,如何吸引幼龄稚童的兴趣,在他们心中深深刻下他学派的烙印,是那些孩童长大后成为他们学派的继承者,似这等事关各自学派日后兴衰的‘战争’,法家子弟怎么可能会透露给他们?

        事实上,非但儒家子弟感到头疼,其实法家子弟也一样,纵使有张启功、杨愈这等智睿的在朝官员,亦对此束手无策。

        毕竟,法家的学术,就拿那些权衡某个政策的利弊来说,这适合用来启蒙稚童么?

        明显不适合!

        “怎么办?”

        诸法家子弟面面相觑,束手无策。

        兵家、墨家,还有其余学派都是一样,要让他们写一篇利于国家的学术理论,这不难,可让他们写一篇用来启蒙幼龄稚童的书籍,这可把他们给难倒了。

        一直等到来年开春,也就是魏兴安五年的春天,诸学派子弟还是毫无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