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第一太子

第168章 为啥还要给钱?!(2/4)

目光望向天边,那抹艳丽的晚霞。

    “农为本、商为末,此乃汉百年不易之国策,亦乃社稷鼎立之本。”

    “然纵如此,商,亦只‘末业’,而非律法所禁、人伦不允之恶业······”

    悠然道出此语,便见阳城延又轻笑着侧过头,望向黄钟的目光中,也是稍带上了些许提点之意。

    “商之弊,非商其本,而乃贾。”

    “乃贾逐利而忘本,图金银、珠玉而不顾廉耻,更或因一己之私,而乱天下万民之生计。”

    “天下所恶者,乃贾因逐利而为之行;然若无商,盐、粮、布、器,皆无以南北流通,商贸不兴,则民难富、国难强······”

    “故国,不可无商,又于贾,不可尊崇。”

    “或君贤比陛下,更当颁诏制法而鄙贾,重租税以困辱之。”

    听阳城延语重心长的将商、贾二者,于社稷、天下之间的关系细细道出,黄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只片刻之后,却见黄钟又陡然一皱眉。

    “阳公。”

    “即国不可无商,又贾多无信义,朝堂何不寻忠良、仁善之士行商天下,以其行商所得,为强国、富民之事?”

    略有些心虚的道出这句话,黄钟便略有些激动起来,连忙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若使下官为商,下官比当为闻名天下之仁商、义商;行商之所得,更当尽与少府内帑,已强吾汉祚!”

    听着黄钟信誓旦旦的说出这句话,阳城延却是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

    见阳城延似是不信,黄钟正要起身再说,却见阳城延抚了抚额头,萧然长叹一口气。

    “黄市令此言,诚不知人心险恶之论呐······”

    语调萧瑟的发出一声感叹,便见阳城延又侧过头,轻笑着望向黄钟。

    “黄市令可知:凡天下之商贾,因何而得万贯家赀?”

    “又因何,可使此辈克万千困阻,不顾蜀道之难,而出蜀地之锦于关中、关东;不顾关东祸乱,而出关中之米粮,以至燕、赵、齐、楚,更或淮南、长沙等地?”

    “更有甚者,燕、代之地,更有数典忘祖,不惜奸栏出物,与禁物于北蛮,而图暴利之贼!”

    “黄市令以为,此辈,为何可得如此胆魄,纵国法、身家性命亦不顾,而以身犯险?”

    见黄钟茫然愣在原地,阳城延只缓缓伸出手指,笑着在黄钟胸前轻轻一撮。

    “欲!”

    “图牟贾之暴利,不事生产,只端坐于家宅而日进斗金,以得发家致富之贪欲!”

    盯着黄钟目光深处,满是严肃的道出这句话,便见阳城延又回过头,仰望远方而长叹。

    “凡商贾者,其为贾之初,多因田广,而得钱、粮有余者。”

    “其一岁耕农所得,为其亲长、妻小食之而有余;此余者,便乃贾之本。”

    “伊始,不过贪恋贾利,西行二十里以购盐,又东往二十里以货之。”

    “如此,只数日之功,往返数十里之徒,便可得倍利。”

    说着,阳城延便满是感怀的望向黄钟,不由又是一笑。

    “得此轻而易举,数日便可倍本之暴利,又何人愿归于农而事于产?”

    “——必是尽卖其田、宅为本,行走天下,以逐贾利!”

    “往蜀得锦,而货于关中;于关内得粮,又往货于关东。”

    “自关东归返只时,再廉价得齐之纨、楚之器,以售于关中、巴蜀。”

    “如此三五载,始为本之钱数万,便累以为家赀万贯,出入乘车,童仆数百,为民称之曰:素封也······”

    说到这里,阳城延不忘稍待调侃的将上本身一顷,用肩膀轻轻撞了撞黄钟。

    “此一本万利,三五年而得家赀万贯之美事,黄市令闻之,可能坐怀不乱?”

    听闻阳城延这声稍待调侃的询问,黄钟只下意识张开嘴,却又几次止住了话头。

    因为黄钟发现:当阳城延道出的那副‘出入乘车’‘黔首避道’‘童仆随行’‘家赀万贯’的美好场景,被自己代入进去了之后,方才还扬言‘赚到的钱全给国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