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降临之主

第1590章、抗旨不遵(2/3)

人是谁?」

    「儿臣看中之人名叫方明瑞,乃是翰林院修撰。」

    兆阳长公主如实说道,然后用有些期盼的目光看着自己老爹。

    「翰林院修撰?方明瑞?」

    皇帝陛下总归年纪大了,而像翰林院修撰这样的小官,在大泽国太多了,日理万机的皇帝陛下也不可能时时的记着。

    旁边的贴身太监,司礼监掌印王德发见状急忙提醒:「启奏万岁爷,这方明瑞就是去年年末您钦点的状元郎啊。」

    王德发这么一提醒,皇帝陛下当即就回想了起来:「原来那个俊美的状元郎啊。」

    要说皇帝陛下对方明瑞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不管是方明瑞那几乎抵达人类巅峰的颜值长相,还是琼林宴上应声作出的诗,都足以让皇帝很久不能忘记。

    「这方明瑞不管是才学还是长相倒是能够配上我儿,只不过.....」

    说到这里,皇帝有些迟疑了。

    毕竟他也知道让一位前途广大的翰林院修撰去当驸马,无异于毁掉对方的前程。

    要知道以对方的才学,假以时日,入阁拜相都不算太难。

    而当了驸马都尉之后,就别想在官场上混迹了,只能够当个富贵闲人。….

    毕竟任何一位皇帝都不会允许后戚干政。

    「父皇,儿臣若是能够心想事成,以后一定老老实实的待在公主府,琴瑟和鸣,不给父皇添半点心烦。」

    看到皇帝迟疑,兆阳长公主的心都悬在半空了,万一皇帝反对的话,自己就白给眼眶上滴大蒜水了。

    说着话,兆阳长公主一想到自己以后和方明瑞在一起的日子,整颗心都痴了。

    「那好吧,朕就下一道旨意,让那方明瑞娶你为妻。」

    女儿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皇帝陛下也心动了。

    毕竟之前兆阳长公主的丑事虽说被他压了下来,但作为皇帝,也是脸上无光啊。

    如果兆阳长公主以后不给自己惹事出来,那么牺牲一个翰林院修撰的前途,倒也没有什么。

    再说了,能够得到一位公主的下嫁,不应该是这小子的福气吗?

    这可是朕的女儿!

    整个大泽国身份最尊贵的女人之一!

    至于方明瑞之前有没有婚约,有没有妻子等等之类的事情,对于皇帝来说,压根就不算个事。

    你总不可能让皇帝去体

    恤你的难处吧?那样的话,皇帝还是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吗?

    你就算是有婚约,有妻子,得到赐婚的旨意之后,不应该自己主动自觉的解除婚约,让妻子下堂,给公主殿下腾出位置来吗?

    次日,方小悦刚到翰林院,坐在大厅里,一边喝着茶水消食,一边和同僚们笑谈着京城里的一些趣闻。

    好吧,实际上他在公主府举办的文会上作了一首打油诗的事情,也已经传入了翰林院同僚们的耳中。

    只不过当事人在这里,大家也不好拿出来笑谈罢了。

    可没过多久时间,外门的门房就喘着粗气进来汇报:「有传旨的太监来了。」

    顿时翰林院里就变得乱成一片,不管是今天突然来上班的翰林学士还是其他官员,都纷纷聚集到前院,摆上香桉,准备接旨。

    说实话,大家都在心里猜测着,是谁要升官?还是谁要倒霉?

    就连翰林学士心里都有些慌乱,说升官的话,他也应该有消息的,现在突然一道旨意过来,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啊?

    前来宣旨的并不是什么大太监,而是司礼监的一个小太监,毕竟这种赐婚的旨意,又不是什么国家大事,完全用不着大太监屈尊。

    众人聚集,齐齐朝着宣旨太监跪下,口诵:「臣等恭请圣安。」

    那宣旨太监急忙朝着皇宫方向拱了拱手:「圣安。」

    之后,其才在香桉前展开圣旨,念了起来:「奉天诏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朕有兆阳长公主淑慎性成,勤勉柔顺,雍和粹纯,性行温良,克娴内则,淑德含章。且山南省矿炉县秀才之子方明瑞,筮仕一载,节操素励,才德起于翰林,清约闻达朝野,经明行修,忠正廉隅,束发之年无有妻室。朕感二人良缘天作,今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