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28 几事不密则成害(4/4)

br>     康规回过身,瞧着他按剑疾走的背影,不觉又叹了口气。

    堂上只剩下了荀贞、荀攸两人。

    荀攸向外看了看,院中没有外人,笑对荀贞说道:“明公,主簿似可用也。”

    “虽然可用,奈何性急,岂不知‘几事不密则成害’?赵氏在魏郡经营数十年,根深蒂固,不可轻撼之,朝中阿附赵家的郡吏虽然被我大多逐走,但留下的这些又怎会知有无心向赵家之人?这府中的奴婢、吏卒里又怎会知有无赵家的耳目?於朝堂之上,怎能轻议赵家是非?”

    荀贞对赵家寸步不让是一回事儿,大张旗鼓地告诉郡人他要收拾赵家又是一回事,如只是前者,尚可与赵家周旋,如是后者,怕今天把话说出去,明天朝中就有诏书下来,或免其职,或治其罪。

    “主簿虽急,然明公正用人之际,似亦不宜对其置之不理。”

    “你今晚或明晚,悄悄地去他舍中,可将你我心意微吐露一二,叮嘱他几句,叫他耐心等待。”

    “诺。”

    相比功曹,对长吏而言,主簿更是心腹。功曹管的是郡朝人事,是对外的,主簿负责的多是长吏的私事,如起草文书,包括私信,如受长吏之遣去办私事,等等。实际上,荀贞当初选择用尚正为主簿,就是看重了他的耿直正气,就是准备在除灭赵氏中重用他的。

    院外进来一人,禀道:“外有一人,持守梁期令陈到之奏记,自称明公义从,求见明公。”

    “叫他进来。”

    不多时,一人来到院内,脱鞋登堂,伏拜在地,奉上了一道公文:“小人奉守梁期令陈到之令,呈送此奏记於明公。”

    荀贞看时,这人确是他的一个义从,在梁期时,他留给陈到了几个人,此人是其中之一。

    荀攸接过奏记,转呈给荀贞。

    荀贞打开观看,亲笔回了一道檄文,细细封好,交给这个义从,不动声色地说道:“将此交给陈到,命他按此行事。”

    义从应诺,捧着檄文出去了。

    荀攸问道:“是何奏记?”

    荀贞递给他,叫他自看。荀攸看完,问荀贞:“不知明公给陈到下了何令?”

    荀贞笑道:“我叫他严守不发,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