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281 前后中郎四英俊(上)(2/3)

他人矣!”

    也确是没有别的人可选了。而今海内诸侯,有能力“辅弼朝廷,再兴汉室”的,除了荀贞以外,最有可能的只有袁绍。可是袁绍对汉室的“不臣”早已是昭然若揭,刘协之立,本不合他意,他乃至有过试图拥立刘虞为帝,“另设中央”的举动,要想指望袁绍再兴汉室,显然痴人做梦。而其余的那些诸侯们,如袁术之流,行将待毙,刘璋之流,安境尚难;若刘表之流,虽有些才干,可顶多是一地之雄,比之荀贞的雄才大略已占大势,也是远远不如。

    又如孙策幽州的刘和等太原的曹操,这几个更是不必多说。

    刘和等的情况,和刘璋类似,稳住幽州他们都难以做到。

    曹操虽在之前讨董迎击兖州黄巾等事上,表现出了不俗的眼光与能力,然他丢了兖州,目前局促於太原,北边是胡人的地界,西边是偏僻的凉州,唯一可以攻略的南边,又被荀贞堵住了出口,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发展的空间,且身边还有高干与他争利,所以他也很难成事了。

    ,。

    再有就是孙策。

    对於孙策,周瑜实际上有天然上的亲近之感。

    周瑜与孙策都是扬州人,庐江郡与吴郡相隔也不远,两人还是同龄人,俱是生於熹平四年,今年都是虚岁二十一,兼且,两人还都是英俊挺秀,孙策被其军中将士呼为“孙郎”,周瑜被庐江士民呼为“周郎”,可是抛除掉感情上的亲近,放到客观的条件上来看,孙策於今也是很难有成事的机会。

    孙策的地盘现在是豫州,如上所述,荀贞在豫州的影响力当下已经超过了孙策,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料定,不远之后,豫州的士民肯定就会只从荀贞,而不听孙策了,到那时,孙策该何以自处,又该何去何从?孙策将面临和曹操一样的困境,他没有地方可以发展。

    豫州南为兖州东为徐州,两边皆是荀贞的地盘,西边河南尹也为荀贞所占,亦是只有向南发展,可是向南,他能发展的成么?南边有刘表袁术,的确,荀贞必是将要对袁术用兵,可打完袁术,荀贞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把打下来的南阳郡给孙策的。

    唯一的出路在扬州。

    扬州现下四分五裂,如有人能把扬州统合,凭借大江之险,用丹阳庐江锐士之悍,确乎是能一方事业的,然汝南通往扬州的道路,现被九江阜陵阻断;改从江夏入境扬州的话,江夏有黄祖吕布,和不可能把南阳给孙策一样,即便之后荀贞会对吕布用兵,亦不可能在获胜后把江夏给孙策,那么扬州,孙策也是无法图谋,至多能够想一想罢了。

    如此,孙策也不可辅。

    ——说到扬州,不妨一提刘繇。周瑜特地去谒见过身在丹阳郡的扬州刺史刘繇,见罢以后,他曾感叹的说了一句和周忠适才评价荀贞正好相反的话,他说的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刘繇与其亡兄刘岱虽并称“二龙”,可是刘岱为黄巾军刺死,已足可见他这一龙名不副实;刘繇重浮名而轻实才,不能用人,他这一龙也是名不副实。

    既已有意相投荀贞,又得了算是已经较为了解荀贞的周忠对荀贞的赞可,周瑜由是心意定下,便主动给荀贞去了那么一封书。

    ……

    周瑜的投书送到荀贞府邸以后,荀贞没有当天就能看到。

    庐江周氏虽为扬州望族,比之众多的海内名门,到底是差了一筹;周瑜再从父周忠虽现为朝中九卿之一,毕竟周忠是周瑜的再从父,而周瑜之父周异不过是官至洛阳令罢了,周瑜现年龄又还不大,未有特别的声名在外,故负责荀贞侯府私事的诸葛瑾,在首先看到他的来书后,尽管记得荀贞曾有派人去召过这个周瑜,却仍是把他的来书放到了准备呈给荀贞的诸多来书的靠后位置。

    一方面是快到明年的正旦朝贺,大批的官吏士人从四面八方的州郡而来,他们中给荀贞投书以求得到荀贞召见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再一方面是荀攸荀成等这些荀贞帐下在外地的文武大吏们,值正旦将至之际,也纷纷给荀贞来书送正旦贺礼;加上荀贞早前在颍川的故旧,还有朝中大臣日常与荀贞间的交际,因此诸葛瑾最近每天接到的投书,多时可达百余。

    按照诸葛瑾把周瑜这封投书放的位置来看,等荀贞看到周瑜这封来书的时候,只怕没有八九天,也得四五天后了,却是好在出於锻炼诸葛亮的目的,荀贞从诸葛瑾等自昌邑来到许县日起,便开始允许诸葛亮帮助诸葛瑾处理侯府的日常事务,诸葛亮乃得以看到了周瑜的来书。

    看完之后,诸葛亮大加赞叹,向他兄长诸葛瑾建议,应该把周瑜的此书放在上头,让荀贞早些看到,除掉周瑜书中内容文采飞扬,甚有雄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