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255 失礼君前太尉怒(一)(2/4)

丹阳庐江三郡的上计吏也已到,会稽豫章两郡应是因为路途稍远,现尚未到,当是犹在路上。”

    却扬州七郡,尽遣上计吏来,这是荀贞预料到的。

    扬州七郡,九江阜陵两郡不说,豫章太守唐瑁是荀氏姻亲荀贞乡党,已依附荀贞,吴郡太守盛宪虽非真心,可同样出於自保之故,也早与荀贞结好,而庐江陆康素以尊王为旗帜,则这三郡亦是肯定会遵旨遣上计吏来朝的,七个郡里边,五个郡都会遵旨,那么剩下的丹阳会稽两郡,就算反对荀贞,为不失大义,被别人抓住把柄,也只能遵旨。

    荀贞点了点头,又问道:“荆州诸郡的上计吏有到的了么?”

    “荆州方面,袁公路虽有阻挠,然毕竟不敢截杀,南郡的上计吏已从襄阳至;吕奉先倒是未做阻梗,江夏郡的上计吏也已到达;长沙等郡的尚未到。”

    荀贞笑道:“袁公路还不算十分昏聩!吕奉先未做阻梗么?”

    “是啊,明公,吕奉先非但未做阻梗,还……”袁绥说到这里,嘴角露出笑容,说道,“还也遣了个‘上计吏’。”

    陈登枣祗等听到这话,俱皆失笑。

    陈登笑道:“明公,倒没想到吕奉先会别遣吏上计,这离间之计,也许不必再行,已然成矣。”

    非是在政治上天真到极点之人,断然不会做出吕布做的这事儿。黄祖的江夏太守是得了朝廷诏拜的,遣上计吏入朝上计,理所当然;他吕布有何资格遣吏上计?却推断吕布此举之缘由,必非因别的缘故,定然单纯地是想向朝廷表示他的忠诚,可却大违制度,不免令人觉得可笑。

    荀贞还真是厚道人,只是一笑,未对此多言,接着问道:“冀州各郡太原郡河内郡南阳郡司州关内三郡的上计吏可有消息?”

    袁绥答道:“目前来看,冀州各郡和南阳郡的上计吏都不会来了,袁本初袁公路还是那道回表,说道路为贼隔绝,无法上计朝中。河内郡的上计吏亦是昨天刚到。太原郡的话,河东郡的上计吏既然已至,太原郡的应当也快到了。京兆尹三郡的上计吏,据段煨徐荣日前急报,京兆尹的上计吏已入了弘农郡,现正往许县来,左冯翊右扶风二郡的上计吏没有消息。”

    冀州南阳等地的上计吏可能不会来,这也在荀贞的料中。

    如果来,就等同认同了荀贞执政的地位权威,袁绍袁术怎可能会甘心?

    却又说了,然闻袁绥话中意思,张扬曹操是派了上计吏,这是为何?张扬曹操二人不是袁绍一党的么?

    张扬无须多言,他希望能借助荀贞之势,左右逢源於荀贞袁绍间,上计吏他当然是要派的。

    至若曹操,这就是曹操与袁绍的不同之处了。

    不同之处有二,一个是实力,一个是政治上的长远眼光。

    实力这块儿,袁绍有实力,他可以藐视朝廷轻蔑荀贞,公然地不遣吏前来上计,曹操没有这个实力。政治的长远眼光这块儿,而又同时,曹操不甘心依附於袁绍,并且曹操依旧怀着雄志,那么这个时候,他虽然迎天子失败,可和朝廷之间的联系,他却是不能断掉,——关键的时刻,也许忠於朝廷的名义能够在对抗袁绍或在他之后的继续发展上,帮他很大的忙。

    幽州凉州益州,荀贞没有再问,这三州至今仍无消息,这也不出荀贞的预料。

    这几个州距离许县太远了,且是真正的“道路为贼隔绝”,它们可能连圣旨都没接到,不管它们的长吏是否忠於朝廷,无有音讯回来,情理之中。

    荀贞交代袁绥,说道:“上计吏这一块你要多费些心,不管是从哪来的,只要到了许县,都要安顿好。河东河内太原等郡的上计吏,你可以我的名义,分别见上一见,问一问他们各郡的具体情况,与他们路上的见闻;如此数郡之上计吏有特别优异者,引来我见。”

    上计吏是郡中的头等大吏,如此前任颍川郡上计吏的郭图,论地位论权力,都在那时任督邮的荀贞之上。上计吏不但最为了解本郡各县的诸项情况,通常是本郡长吏的股肱,而且往往是出身於本郡的右姓冠族,若是能够趁此机会,对他们加以笼络,对以后也许会有些用处。

    袁绥明白荀贞的意思,恭敬应诺。

    没有只在田边路上看,荀贞领着陈登等,又下到田间,到屯田兵民中,细细地巡视询问了一遭,然后转往别处巡看。

    直到天色将晚,今日的巡视乃才结束,荀贞叫上了陈登枣祗等随他一起去他家。

    ,。

    到了家中,荀贞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