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193 徐晃献言扼渭渡(下)(2/4)

已与李傕离心,然而李傕穷途末路,於今正用人之时,因而对杨奉仍然是百般笼络,常常设宴招待,以示对其的重视和宠爱,若是能够说动杨奉,寻得时机,将李傕刺死,然后不仅天子可得安全,李傕之部曲失主,亦四散矣,郭汜闻之,仓皇无措,也只能远遁而逃,是镇东可以轻而易举地兵到长安。此诩之上策也。”

    两条计谋出来,下策也就罢了,这上策端得毒辣。

    钟繇听了,面色如常,心中盘算,思忖了会儿,徐徐与贾诩说道:“公之上策如成,固然是可以使镇东轻而易举入进长安,不必再经鏖战,可若失败,则未免天子将会遇危。此策太险,不可用也。”

    贾诩亦知他的上策太过危险,之所以献此策,他实不过是为借此向钟繇表示,他对李傕绝再无什么留恋之情罢了,因而听了钟繇此言,便就说道:“钟君言之甚是。上策若不可用,不知诩之下策,君

    以为可用与否?”

    贾诩的下策是钟繇也已经想到的。

    钟繇说道:“公之下策,可用。”他行事果断,既然已经作出决定,就不再多留,当即起身,向贾诩行了一礼,说道,“镇东遣了帐下一吏潜到长安,给公的这封信就是此吏带来的。镇东正在等他的禀报。禀报一到,镇东便就会发兵进攻长安。事情紧急,我这就去向他转述公之此策,并与司徒赵公等再细作商议。”

    贾诩急也起身,向钟繇回了一礼,自告奋勇,说道:“不知杨奉、董承那里,君打算使谁人前去说之?若无人择,诩愿往之。”

    钟繇和杨奉、董承此前私下就有见过,并且和他两个谈的都比较深,这件事不需贾诩代劳,婉拒了他。

    辞出离开贾诩住处后,钟繇先回去进见刘协,向刘协汇报了贾诩的下策,询问刘协意见。

    刘协日夜盼望能够得出贼穴,现在荀贞的兵马已到弘农郡,曹操的兵马已至渭水北岸,他当然更是渴盼荀、曹二人能够及早来到长安,贾诩的下策正好能够解决荀贞不敢来攻长安的麻烦,而且对他的安全的确是能够有很大的保证,怎会反对?痛快允准。

    钟繇说道:“陛下既然允可,那臣现在就出营去见程嘉,请他立即回禀镇东。”

    程嘉到了长安以后,李傕的兵营他是混不进去的,於是就叫皇甫郦给他的那个从者,想办法混到营中,把自己来的这事儿告诉了钟繇,由此他两人才於昨天相见。现下程嘉仍在营外。

    刘协急不可耐说道:“好。好,卿且快去。”

    钟繇下拜行礼,出了室外,即出营去。

    程嘉等在营北数里外的一处乡里中暂住。

    这乡里中原本的居民或死或逃,早无人烟。屋舍尽皆破损不堪,有的院墙已经倒塌。程嘉等人找了间还算完好的土屋住下。还好现今初夏,不冷也不很热,住着还算凑乎。

    在荆棘丛生、杂树乱长的此个乡里中,钟繇和程嘉见面。

    钟繇把贾诩的上下两策转述给程嘉,程嘉和钟繇一样,亦是认为下策为好。

    程嘉问钟繇,说道:“说杨奉与董承护驾此事,却不知钟君在说客上可已有人选?”

    钟繇说道:“此事我决定亲自去做。”

    程嘉顿时放心,大喜说道:“钟君肯亲往之,此事必然成矣。”

    钟繇说道:“君若是无有疑议,我今天回营后,待至入夜,即去见杨奉、董承。”

    程嘉说道:“那我就在这里等你的好消息!钟君,只待你把杨奉、董承说定,我便马上回程,将此讯息禀与镇东!”

    钟繇转回营中,等到入夜,先到董承所部在的帐区,来说董承。

    董承岂会看不出李傕、郭汜现已是到了穷途末路之际,荀贞的兵马只要入到关中,以他两人的至今犹互相猜忌,必只有败亡一途,何况他的女儿是刘协的贵人,他亦可称外戚,那么在这个时候,当然不会再为李傕、郭汜效力,听完钟繇来意,应允说道:“只需圣上一道令旨,需要我的时候,我定拼死护卫圣上周全!”

    与董承这边将此事定下,钟繇又去见杨奉。

    见到杨奉经过和见董承差不多。

    此前,杨奉就已经愿意向刘协效忠,况乎荀贞兵马将到?他亦是干脆地答应下了此事。

    两人均已说动,重任完成,钟繇十分轻松,亦十分快意。

    出了杨奉帐篷,在回自己住帐去的时候,虽然夜色渐深,可是钟繇的心情却是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