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129 晓入洛阳群臣迎(上)(2/3)

>     接下来的几天里,荀贞先后召见张昭、陈群等州府中的一干大吏,和他们在此问题上达成共识,统一了内部的声音。

    随后,给青州荀成、兖州荀攸、九江荀谌等,荀贞亲写密信,分别遣吏,送去与之,信中,荀贞告诉了他们自己将要攻取河南尹的决定,并告诉他们攻取河南尹的军事行动至迟会在月内展开,命令他们在徐荣打下河南尹之前,一定要安抚好境内,断然不可使他们各自的辖区内,出现任何的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问题;并专门命令荀攸、乐进,叫他俩增兵屯驻东郡、陈留郡,一来观察袁绍动向,二来是给袁绍压力,也算是策应攻取河南尹的这个军事行动。

    继而,荀贞书檄一道,传去给徐荣和刘备,命令他两人着手开始攻占河南尹的预备,严令必须在月底前打响此战;又给孙策去书,叫他最好能够在十天内遣兵到颍川,往助徐荣。

    最后,荀贞给徐州境内的步骑诸将下令,命做好出兵准备,——这个出兵准备,主要是为防止万一,是为作需要时刻的后援用的。

    ……

    随着荀贞这道檄令而去颍川的,还有前时才出使张飞燕有功的程嘉。

    在荀贞和戏志才、荀彧商讨出来的攻下河南尹的方略中,程嘉将会起到一个颇为重要的作用。

    到了颍川,程嘉与刘备、徐荣和韩暨等相见。

    等刘备、徐荣、韩暨等看完荀贞的檄令,程嘉与徐荣说道:“明公叫我问一问将军,最晚月底前动兵,将军可能做到?”

    徐荣在颍川等了这么久,终於等到了荀贞的命令,到了动手开打的时候,他精神振奋,大声答道:“月底前必能出兵!”

    程嘉说道:“明公还有一问,令我问将军,此取河南尹,将军可有成算?”

    屯军在颍川的这些时日,徐荣绝无虚度,他一边广遣斥候,打探河南尹周边各个势力的情况,一边也对怎么拿下河南尹做过深入的推演和谋划。

    这时堂中没有外人,他就回答程嘉,说道:“天子西迁以来,洛阳残破,百姓十不余一,我往河南尹遣派的斥候回报,往往孤行数里,不见人烟,唯灌木丛生,狐兔出没,道边白骨累累而已,既少民口,河南尹境内现也就无多少兵马驻扎,又河南尹骆业儒生也,非将才,并及洛阳等城在被董卓焚毁后,虽然这些年得到了些微的修缮,可早非昔时之坚,欲取河南尹,单就其境内的情形而言之,并不难;所可虑者,是其境外的张扬、张济、段煨、杨定诸辈。”

    袁绍、李傕和郭汜是袁绍集团与凉州军团的首脑,张扬、张济、段煨、杨定等则是这两大势力中,其地盘直接与河南尹接壤或屯兵地邻近河南尹的具体将校。

    换言之,将来袁绍、李傕和郭汜如果阻拦徐荣攻占河南尹的话,直接动手的就会是张扬、张济等将,——袁绍、李傕和郭汜作为两大势力的首脑,显然是不会率先上阵的。

    程嘉点了点头,说道:“镇东亦是此虑,如此则敢问将军,既然已经考虑到了这些,可有解决之法?”

    徐荣说道:“我率部到颍川后,遵照镇东指示,先后与张济、段煨、杨定等都去过书信,和他们叙说旧情,张济等也都给我有过回信。尽管目前为止,信中来往,还没有说到用兵河南尹事,然等到来日正式动兵之际,我会再次给他们去书,希望能够说动他们,不做阻挠。”

    程嘉问道:“河内张扬呢?”

    徐荣略有犯难,说道:“我与张扬不熟,因没有给他去过书信,两下并无联系。”

    程嘉指了指自己,笑道:“我奉镇东之令,此次前来助战,为的就是此事。”

    徐荣问道:“君的意思是?”

    程嘉说道:“镇东命我为将军做个说客,往去河内,说服张扬,叫他在将军用兵河南尹时,按兵不动。”

    徐荣闻言而喜,说道:“君若能把张扬说动,则我为明公打下河南尹的把握就又多了三分。”

    刘备在旁有些担忧,插嘴说道:“程君,张孟卓现今在河内为张扬之座上客,程君若是往去说张扬作壁上观,只怕这张孟卓会从中作梗。”

    程嘉没有多说,仅是笑道:“玄德不必忧虑,我自有对策。”

    徐荣欣喜说道:“此事若果成,程君,来日我攻下河南尹,其中有你的大功一份。”

    程嘉摸着山羊胡,笑而不语。

    又说了一会儿话,徐荣告辞离去,回营中去向部下将士转达荀贞

    命令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