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当然是不如护乌桓校尉,可护乌桓校尉是鲜卑人推举他领的,而这个乌丸司马,则是鲜於辅等共同推举他的,在含金量方面,或言之,在得到幽州的汉人官吏、郡县士绅的认同方面,护乌桓校尉却自然又是远不能与乌丸司马相比的了。
一个是为使自己的权力得到幽州吏、民的承认,再一个也是出於野心,经过几天的考虑,阎柔最终决定接受鲜於辅等的推举,愿出面召集鲜卑、乌桓各部骑,为刘虞报仇。
今日鲜於辅等汉、胡数千人聚於草原此地,就是为此事盟誓。
……
站在鲜於辅近处,有一人,长相与鲜於辅颇似,比鲜於辅年轻一些,乃是鲜於银。
齐周、尾敦等,也都在左近。
又有七八个年岁不一的胡人,则皆是应阎柔之召而已来到的乌桓、鲜卑的几个部落的酋率。
鲜卑、乌桓名为两个部族,事实上两者的语言、风俗都很相像。
一定要给时下的鲜卑、乌桓找出个不同点的话,那最大的不同,就是乌桓各部比之鲜卑各部,与汉人的接触更早,汉化的程度上目前比鲜卑各部为深,——当然了,深只是相对而言。
鲜於辅、鲜於银、齐周等齐齐向众人簇拥下的一人行礼。
这人身材魁梧,浓眉大眼,虽是裹帻,束着汉人的发饰,但身上所穿,却是和胡人相同,亦羊皮褶袴,足着长靿皮靴,腰围充满浓厚鲜卑特色的郭洛带,带上悬挂火石、绳索、匕首等等胡牧在野外时的必需品,一柄明显出自汉人工匠之手的环首直刀,也佩挂在郭洛带上。
大眼一扫,此人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一身打扮,汉胡参半。
这个人即是阎柔。
鲜於辅伏拜说道:“阎公,盟誓已毕,天也动怒!敢问阎公,欲何时率吾等南讨公孙伯圭?”
阎柔把鲜於辅扶起来,顾视众人,说道:“咱们先回帐中,再作细细计议!”
鲜於辅等人从之。
便阎柔叫那几个乌桓、鲜卑的酋率,带着他们本部的胡骑,先还不远处的宿营之地,接着又请鲜於银、尾敦等把汉兵安置归营,又下令部属,杀羊烧肉,做个盟誓后的犒军之赏,随后,与鲜於辅等各自上马,驰还他和他部曲的帐区。
帐区离得也不远。
时当初夏,草长过膝,穿过数里如同波浪起伏一般的草场,前边豁然开朗,是块临水的平地。
此即阎柔和他部曲的帐区了。
……
入到帐中。
没有汉人的坐席,只有胡人的胡坐。
众人分主从落座。
几个胡婢捧上酪浆等物。
齐周最先开口,抚须说道:“阎公,加上近日相继来到的诸部胡骑,现今我军已有汉、胡兵万余。适才盟誓,子佐借日食的机会,向参誓的汉胡将士指出,天也已经厌公孙瓒矣!使我士气高昂。反观公孙伯圭,闻他纵兵大肆抢掠广阳等郡,而搞得百姓怨声载道。周窃以为,此正我军进讨、为刘幽州复仇之良时也!当我军南下以后,广阳等地的百姓必定会踊跃相迎。”
阎柔两腿分开,双手按膝,大马金刀地坐胡坐上,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他点了点头,说道:“齐君言之有理。”问鲜於辅,说道,“公有何高见?”
鲜於辅却和齐周的意见不同,他说道:“公孙瓒现在的确是引得广阳等郡民怨沸腾,然以我之见,而下却似还未到南下之时。”
齐周问道:“为何?”
鲜於辅说道:“现我军虽已有万余之众,然在吞并了我州兵等部后,公孙伯圭所部的实力得到了不小的扩充,他本来兵马就达数万,现在只能是更多!其兵已远多於我,论及战力,其部兵士复强於我,故而我以为眼下还不到我军南下讨伐他的时候!”
齐周皱起眉头,说道:“子佐,那你以为何时是我军讨伐他的时机?”
鲜於辅说道:“至少须得再等几部胡骑来汇,然后才可进讨。”
齐周说道:“再等几部胡骑来汇?”
鲜於辅说道:“阎公广遣使者,分赴三郡乌桓、代北鲜卑诸部,并往辽西也派了使者去,现下赶来与我军会合的只是其中的部分,还有很多没有到来,比如苏仆延等部就还没到。伯治兄,自我等北入胡中,至今已一两月了!这么长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