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97 张邈仓皇奔河内(4/5)

 当年讨董的时候,张邈看不惯袁绍以盟主自居的那种跋扈作风,和他做对过不少次。袁绍对此衔恨,曾经暗中示意曹操去把张邈给杀了,但是曹操没有听从袁绍的命令,——这也是后来曹操於刘岱死后,出任兖州刺史之时,张邈没有表示反对的一个原因。

    总而言之,曹操能去投袁绍,张邈他却是没办法去投袁绍的。

    陈留这个地方北边是东郡,东边是济阴郡,南边是豫州,西北边是冀州,等於说是被袁绍、荀贞、孙策的地盘给围住了大半。剩下唯一能够逃向的生路,仅有西南边的河内郡。

    张超说道:“阿兄,何不西去,投河内张扬?”

    张邈喃喃地说道:“投河内张扬?”

    张扬是并州人,和吕布是老乡。冀州、豫州、兖州、徐州这一区域现在是两大割据势力,一个是袁绍,另一个自然便是荀贞。袁绍和荀贞两人则都是豫州人,他两人帐下的郡守、武将,因就也以豫州人为主,此外兼有冀州、兖州、徐州等当地人。河内郡正好处在这两大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带,张扬就很尴尬。

    所以,一直以来他不得不依附於袁绍,但同时为了保证他的自立,保证他河内的地盘不被袁绍吞并,他又并且与曹操、张邈常有书信来往,与张邈也还算比较熟悉。

    又及张扬这个人虽然是个武将,但是他对士人、读书人相当尊敬。

    从这两方面考虑,张扬的确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投靠对象。

    事实上,就算张扬不是可供选择的最好投靠对象,张邈现在也真的是无处可去了。

    他没有办法,只好接受了张超的建议,决定前去河内投靠张扬。

    决定既下,张邈当天就率领驻扎在陈留县的主力部队,约三千多人,大车小车地赶了数百辆车的辎重,与张超等离开陈留县,西往河内。

    ——陈留郡府的吏员大多没有跟着张邈一起离开陈留,毕竟陈留是他们的家乡,他们不愿意背井离乡。而且根据汉代以来的惯例,郡府所辟除的吏员都是本地士人,就算陈留归了荀贞,他们这些人和荀贞无冤无仇,想来荀贞一则不会为难他们,二来也还得任用他们做本郡的郡吏,所以与其跟着张邈背井离乡地跑去河内,还不如干脆留下来。

    话到这里,不妨多说一句。

    曹操从卫国县撤离的时候,同样也有很多东郡郡府的郡吏留了下来,没有跟着曹操走。

    这些且亦不必多讲。

    陈留县到河内郡边界,路程只有三四十里,过一条浪荡渠,便是河内郡辖地,离河内郡郡治怀县的距离也不远,一两百里地而已。

    张邈出发之前,遣人去怀县给张扬送去书信一封。

    张扬接到书信,知张邈来投,重张邈的名声,他亲自出怀县,到黄河北岸等候张邈。

    这日,张邈所部迤逦从东而来,到了黄河岸边。

    张扬接应他们渡河。

    到至对岸。

    张邈、张扬两人相见。

    见到张扬,张邈颇是羞愧。想那讨董之时,关东诸侯的部队主要聚集在河内和陈留郡的酸枣两地,聚集在河内的是袁绍和张扬所部,驻扎在酸枣的是张邈、荀贞等部。那个时候,张邈是唯一一个能够抗衡袁绍的人,如果说袁绍是盟主的话,张邈便相当於是副盟主,而荀贞那时还只是诸路诸侯之一,且还是名声、地位都靠下的一个,却现如今,昔日联军的副盟主连本郡都守不住了,只能落荒而逃,投奔河内,而昔日名声不显的荀贞,却已经占有徐、兖两州,俨然已是北地威势仅次袁绍的一方势力。

    对比之下,张邈如何能不觉得羞惭?

    好在张扬善解人意,见到张邈,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殷勤地说道:“张公路上辛苦。”然后将其迎入县内。

    当晚设宴,张扬热情地款待张邈。

    酒入愁肠愁更愁。

    张邈是夜,不觉饮醉。

    第二天,张扬请张邈在郡府堂中相见,对张邈说道:“张公,你来的正是时候,孙伯符於日前再次悍然出兵犯我河内,此事张公应是已知。我郡中前时派兵相助袁公讨伐黑山贼,折损了不少,兵力有些不足,张公如肯助我,我敢请张公遣些兵马,助我抵抗孙伯符。”

    张邈现在没有拒绝张扬的本钱和理由,便就答应。

    两人联兵列阵於黄河北岸,抵挡孙策经颖川而向河内郡发起的进攻,此也不必多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