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93 志才两策指曹操(2/3)

打开,荀贞听到轻盈的脚步声。

    没等他回过头去,一件大氅披到了他的身上,随着,是婉媚的话音:“大家,外头冷,怎么不到屋里?”是迟婢醒来,不见了荀贞在身边,乃出来寻他。

    “我在考虑一件重要的事。”

    迟婢给荀贞拿来了大氅,她却衣着单薄,只着薄纱丝裙。

    夜风吹来,她打了个冷颤,便依偎到荀贞怀中。

    迟婢身量颇高,体态颀长,不用怎么抬脸,就能看到荀贞,她呢喃似地问道:“什么事?”

    有道是“月下观美人”。

    此刻的月色虽是被雾气遮挡,十分迷蒙,可也正因迷蒙,更衬出了迟婢的姿容,弯弯柳眉的一双星目,如似秋波,红唇如樱,引人遐思。

    由这红唇,蓦然想起了今晚睡前的些许场景。

    荀贞不再多说,笑道:“我闻**一刻值千金。阿蟜,不说那些了,良辰**,不可辜负也。”

    拥着迟婢丰腴的身子,荀贞与她回入屋中。

    室内炉香撩人,室外月色隐隐。

    ……

    荀贞一早起来,盥洗完了,随便吃些饭食,留下因为疲累而仍在酣睡的迟婢,往去前院。

    到了前院堂中。

    等不多时,戏志才、郭嘉相继来至。

    荀贞把潘璋的军报给他二人看。

    两人看罢。

    郭嘉皱眉说道:“明公,曹东郡远非张孟卓之辈可比,其人多智谋,能得人心,且其诸弟、诸夏侯俱有勇力,若纵其而逃,恐怕日后即使非为大患,亦将为我徐州之小患也。”

    荀贞问戏志才,说道:“志才,你看呢?”

    戏志才沉吟稍顷,捻须说道:“明公,潘璋军报中言,东郡豪绅密报称说,曹东郡有意窜逃并州。此虽豪绅所言,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并州,出精卒之地也,又俯瞰关中,如果任由曹东郡窜逃到彼,不是将成我徐州小患,他必会成为我徐州将来之大患!”坚决地说道,“断然不可坐视不理!”

    荀贞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顾视二人,道出了他的考虑,说道,“我亦认为不能放孟德去并州,可是东郡狭窄,邻接冀州,就算我现在下令潘璋进袭,只怕也难以留下孟德!卿两人就此,可有何以教我?”

    郭嘉想了一会儿,说道:“这的确是个麻烦。”

    戏志才忖思多时,说道:“眼下之计,不外乎二。”

    “志才,卿果奇士,竟有两计之多?”

    戏志才微微摇头,说道:“明公,虽有两计,这两计却都不见得都行。”

    “你且说来我听。”

    郭嘉亦聚精会神,等待戏志才讲说他的两计。

    戏志才说道:“先不令潘璋发起进攻,檄子龙,经平原郡,攻东郡之东北诸县,以此来吸引曹东郡的注意;然后由潘璋择拣精锐,出离狐,过濮阳不攻,急渡河,奔袭卫国!”

    “以子龙佯攻,使潘璋急袭卫国?”

    戏志才说道:“曹东郡既然决定了放弃东郡,那么他现下肯定正在做撤离东郡的准备,从各县征募粮饷等等必不可少,这种状况下,为了使东郡郡中不致发生骚乱,影响他撤军的计划,面对子龙的突然进攻,他势必会派兵阻挡,如此一来,他的注意力不免就会被调到子龙那边。

    “也正是因他正在做撤军的准备,其军中现在必然军心不定,离狐县到卫国,虽隔大河,然相距甚近,百里而已,潘璋如能得到濮阳、卫国等县的豪强、士民相助,急袭卫国,则赶在曹东郡未能做出及时的反应之前,拔克此县,把他擒获的可能,忠以为,还是有的。”

    荀贞颔首,说道:“卿言甚是,此策确是有可行性。卿之二策是何?”

    戏志才说道:“倘若上策不行,就广散谣言於冀,指出曹东郡非久居人下者,以此影响袁本初,使袁本初不放他去并州。此忠之第二策也。”

    第二策,相当於是第一策的替补对策。

    第一策有成功的可能性,但说实话,荀贞也好,包括戏志才本人在内也罢,对此策的把握实际都不是很大。无它缘由,还是那个缘故,东郡无有纵深,卫国距离冀州太近,并且离狐、卫国间还有黄河为阻,即使潘璋得到了东郡豪强的帮助,能够快速地渡过黄河,攻至卫国城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