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天竺幽灵(1/2)
随着大周归降,所谓的四国联盟已经名存实亡。
在奔赴邯郸城的同时,欧阳朔传令鸿胪寺,往秦、唐以及宋三国再次派出使节团,请三国郑重考虑归附大夏一事。
“大夏一统华夏之势已不可阻挡,非人力所能逆转,朕不想徒增杀戮,不愿让华夏百姓在对抗天灾之后,再面临战争人祸。秦王如愿归附,朕必以王侯之礼相待,望慎重考虑,给予答复。”欧阳朔如是交待。
六月一日,欧阳朔回到京师时,使节团也都返回。
到了六月五日,距离出使已经过去一周时间,三国依然没有答复。欧阳朔意识到,三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准备死扛一波了。
帝王对权势的眷恋,远比欧阳朔想象的要深,宁死不屈。既如此,那就只有在战场上见真章了。
…………
六月十日,经过短暂休整之后,河东军回到驻地河东行省,会同鹰扬军,对大秦王朝实施东西夹击,陈兵边境,虎视眈眈。
韩信依然统领豹韬军,监视大唐王朝。
保险起见,欧阳朔下令,着红鹰率领虎贲军第二军团,由鲁东行省西进,进驻中原行省,协助豹韬军,对大唐王朝形成威慑。
不用说,欧阳朔选择的目标就是大宋了。
为了减少伤亡,柿子当然是捡软的捏,三国之中,别看大宋王朝疆域最大,论综合国力,却是三国之中最弱的一个。
一则春申君在撤出荆楚行省时,将半个行省精华都带到鲁东行省,留下的只是半个空壳。
兼且大宋接收鲁东行省不过半年时间,期间还遭遇罕见天灾,损失惨重,根基不牢。不像秦、唐两国,虽然只占据半个行省,却深耕两三年时间。
二则相比秦唐两国,大宋既缺乏名将,将士也缺乏血性。
大秦有王翦、王贲父子,大唐就更不得了了,就算没了军神李靖,还有李勣、侯君集、尉迟敬德以及程咬金等大将。
相比之下,大宋能拿得出手的将领,可能就是赵匡胤这位帝王了。
为了攻灭大宋,大夏准备出动羽林军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军团,湘江军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军团,以及虎贲军第一、第三以及第四军团。
合计十个军团,七十万大军。
整个六月中旬,大夏都在为灭送之战,以及可能爆发的秦、唐之战,做最后的准备,到了六月二十五日,诸军团已经一一就位。
粮食物资也都转运到位,大战一触即发!
…………
六月二十六日,徐达指挥羽林军三个军团,从湘南行省边境杀进荆楚行省。于此同时,张须陀指挥湘江军,从江川行省挺进荆楚行省。
孙膑指挥的虎贲军,则由皖南行省边境杀进。
三路大军,彻底封锁了大宋王朝的南面跟东面,准备由南及北,由东往西,稳步推进,采取蚕食战略,逼迫大宋投降。
欧阳朔有的是耐心。
于此同时,帝尘跟春申君,包括正在接受整编的,发挥他们各自在荆楚行省的影响力,以为策动,为大军创造机会。
不甘心引颈就戮的赵匡胤,调度五十万大宋禁军,沿途阻截。
看情况,这就算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大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大夏就算占有兵力优势,也无法轻易攻克荆楚行省。
一旦战事拖延,等于就是两败俱伤。
就在此时,一直率部攻打吐蕃的李靖,终于查到隐藏在吐蕃王朝背后的幽灵,正是跟吐蕃比邻而居的天竺区阿育王朝。
提起阿育王朝,欧阳朔就头疼不已。
天竺区玩家数量跟华夏区相当,偏偏只有一座王城,而非像华夏区足足有九座王城。如此设定,造就了一个怪胎王朝。
五百万禁军集中于一城,是个什么概念?
就算到了盖亚七年,阿育王朝的禁军数量依然达四百五十万之巨。
因此早在去年,欧阳朔就意识到,未来大夏攻克天竺的最大障碍,不在孔雀王朝,也不在笈多王朝,而在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阿育王朝。
经过几年的拓展,阿育王朝以王城德里为核心,强势向周围区域扩张,时至今日,已经据有天竺区三分之一以上的领土。
不仅是大夏未来之患,更成了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的心腹大患。
据黑蛇卫打探到的情报显示,在覆灭所有的大型领地之后,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有联手趋势,目的,就是对付他们共同的敌人——阿育王朝。
有阿育王朝在一天,两大王朝就别想获得天竺区的话语权。
不曾想阿育王的野心竟如此之大,在本土应对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联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