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美漫的医生

第742章 人点烛,鬼吹灯(2/3)

br>     九叔顺手就扇了文才一后脑勺:“我以前怎么教你的,要尊师重道,不许在背后说长辈的坏话。”

    “虽然师弟他的确有一些……嗯,爱好黄白之物。”

    墨非:“……”

    话说,文才爱说别人闲话的毛病,就是从九叔你这个当师父这儿传下来的吧?

    文才被扇得吐了吐舌头。

    配合他那副未老先衰的模样,倒是有几分丑萌丑萌的。

    “实不相瞒,在下对道家自幼痴迷,奈何家人不理解在下的志向,不允许出家为道,今次见四目道长‘赶尸’之术,便欣喜若狂,千方百计的和四目道长靠近乎,于是逐渐便成了朋友。”

    墨非直言不讳的问道:“九叔,你看就我这条件,有机会拜入茅山派这种名门大派吗?”

    茅山派在神话传说中,那也是属于三清传承,谁知道拜入茅山派,会不会让自己身后多一个大佬做靠山呢?

    那可是三清!

    如果没有,那也没有什么损失嘛!

    “这个……”九叔面上流露出为难的神色,道:“墨公子你有所不知,我们这一派属于茅山本宗,拜入山门的规矩很大,门下弟子都是六岁入门,随师父进入茅山祖师祠堂点过命牌的……”

    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能的!

    现今的世界,处于民国,门户之见之重,是来自于现代世界的人难以想象的。

    偷师学艺,轻者断手断脚,重则要你命,关键还没人能说出不是来。

    “这样啊……”墨非失望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他还想九叔能不能来个代师收徒,让他做个师弟呢,现在看来,他即使要死要活的给九叔做个徒弟都是不可能的。

    老一派的人,对规矩看得比什么都要重要。

    不过也无妨,毕竟茅山派的人捆在一起也不够他一只手打的,这个世界还天地末法,也根本抱不了上面大佬的大腿……

    而出了这个世界,到了其他世界遇到大佬,也不知道别人认不认……

    “那这件事就此作罢!”墨非摇了摇头。

    旋即,他伸手拿出了一份羊皮纸出来,递给九叔:

    “你老人家帮我看看这个。”

    九叔拿着羊皮纸,看向墨非:“这是……”

    “这是我杀了一个滥杀无辜的妖道,从他身上得来的一份道家文字。”墨非道:“九叔你看看能不能指点一二。”

    “这……”九叔想了想,对于普通人而言,哪怕大道箴言就在眼前,怕也是相见不相识,如此,指点他人一二倒也无妨。

    只不过看了一二后,九叔眉头便深深皱了起来。

    “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这乃是崂山派支脉传承。”

    “崂山派?”墨非来了兴趣,他得知这份羊皮纸已经很久了,却不知道原来这乃是崂山派支脉的宗门传承。

    毕竟他不是像九叔这种专业人士,对道家文化不过是一知半解。

    但是对于崂山道士的传说,墨非也自小是有所耳闻的。

    据说,一个年轻慕道的人,在崂山碰到了一个仙人,他凡人眼拙,看不出来仙人试探他,他吃不了苦。即使是仙人以法术暗示他,他依然不是成材的料,最终仙人教授的一招穿墙术,他回家去稍微一卖弄,就不灵验了,以失败告终。

    “师父,什么是崂山派啊?”文才喝了一口稀粥,新奇道:“和咱们茅山派比怎么样?”

    “不学无术!”九叔瞪了文才一眼。

    接着九叔便仔细说了一下这崂山派。

    话说这个世界上的崂山派和茅山派,还是一对分不开的冤家门派。

    崂山派,崂山道士,擅长于驱鬼捉妖,镇压僵尸,诅咒解咒,传统中医,地脉风水,内家功夫等。

    其中地脉风水与传统功夫两法分流到山贼组织,形成了卸岭力士一派。曾经辉煌一时的绿林军中多有崂山门下。唐末义军领袖黄巢就传说学过崂山之术,并曾经在三秦挖过多处唐墓以充军饷。而崂山派内部这些本领却逐渐失去传承。

    崂山道士多以驱妖捉鬼,周游行医为生,也有人为富豪官宦服务,对付他的敌人。而崂山弟子素来以不分正邪,行事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