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走私系统》

第二百六十章 大明!大明!(二合一大章)(2/3)

,想走就走的。”

  “正如李爱卿所言,女真这等不知大明天恩的叛臣,只有进行严厉的惩罚,才能让其他藩属之国信服。”

  “哀家认为,下旨立女真为永不招安之族,当可。”

  张嫣的决定,也正式将大明与女真摆在了世仇的桌面上,没有了回旋的余地,诚然即使没有这道圣旨,历史上大明与女真也没有可回旋的余地。

  朝代更迭,从来就没有感情可讲,失败者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命运,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中,出现在史册上。

  “太后圣断。”内阁与兵部也只能赞同起来。

  接下来李牧简要的将本位面义务兵制,军队正规化建设,向这些兵部的官员缓缓讲解了一番。

  不过本位面的义务兵制,李牧做了稍微的修改,那就是把两年,三年的义务兵制度,暂时改成了最低十年义务兵制。

  毕竟冷兵器与热武器有所不同,兵制年限延长,对于大明军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除了可以拥有更多老兵,还有一个就是减少军队新旧更替的频率,这对于冷兵器军队非常重要。

  当然在讨论的时候,李牧也遇到了一个难题,如果军队进行正规化建设,那就要面临一个军人不事劳作的问题,在职期间要全靠国家来供养。

  这样一来,整个大明的正规军队花销,要比一个辽东边防还要庞大,以朝廷那微博的税收,经过估算,根本就养活不了多少正规军队。

  还好的是,皇宫内帑有着不少的银子储存,也就是李牧抄家得到的那一大笔银子,前期只给锦衣卫用了一小部分。

  如今倒是可以拿来支撑大明军队的前期正规化建设,这也让李牧不得考虑,如何解决大明税收上弱下强的问题。

  当然,李牧也没有傻到强行对地方进行征税的地步,本来整个大明就处在风雨飘摇中,摇摆不定,随时都有倒塌的迹象。

  再强行征税,地方上就会将这些多出来的税收强压在百姓头上,这样一来,百姓就会在逼迫下走上极端,行起义造反之事。

  大明的灭亡,究其原因除了外部环境有女真侵边,再有就是内部恶略的生存环境下,被逼迫的百姓掀起了浩大的农民起义。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百姓参加的起义造反,就不能叫起义造反,只能叫做叛乱。

  陕西大旱在李牧的插手下,很快被扑灭,这也间接的为大明解决了一个大麻烦,那就是在陕西驿站当差的李自成不会因为大旱丢了工作。

  正在赈灾的陕西境内,即使历史上的闯王李自成真的丢了工作,也没有先天条件煽动百姓跟他起义造反。

  三千万担粮食,足够让整个陕西百姓一年不用劳作都有吃食,更何况中国的百姓是一个对土地非常执着的民族,即使灾年也要在土地上播撒来年的希望。

  因此李牧为这个勤劳的民族准备了新的礼物,一种耐旱的粮食,让他们即使在灾难都能顺利的播种,种下来年的希望。

  能够靠他们的双手通过劳动获得粮食,只要手中有粮食,这个勤劳的民族,就不愿意干这种起义造反掉脑袋的事情。

  本本分分的靠着勤劳的双手改变生活,中原大地,也就没有任何农民起义造反的因素存在。

  李自成,张献忠之流,也只能淹没在李牧了解的那个历史中。

  说了这么多,李牧任然绕不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快速改变朝廷的税收问题。

  一亿多两白银总有花完的时候,只有找到新的财路,整个大明朝廷才能够正常运转,兵制改革,军队正规化建设才能过有效的持续下去。

  这里面那一项都离不开银子,可以说没有银子,所有的事情都不好展开,李牧今后想要平稳的对大明进行任何改造都会非常艰难。

  不管是军队,还是朝廷,也或者地方、百姓,以致今后的赈灾都逃不出一个钱字。

  问一个国家,政府干什么才是最挣钱的?也许有人会说开采石油?倒卖资源?人口买卖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普通人能够想到的财路,但都不是最挣钱的。

  如果说一个国家最挣钱的买卖是什么,李牧会说是货币发行,也只有国家才资格做这个的买卖,敢做这个买卖。

  其他人要是敢做,唯一的下场就是杀头,抄家灭门。

  货币发行,这里面的利益可以说无比的大,在本位面只要掌管了货币的发行权,那就相当于掌控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掌管了百姓的钱袋子。

  有人说,即使拥有了货币发行权,也不能随便印制货币啊,随便印制的话,那不就是造成百姓手里的货币贬值吗?

  错,印制货币也是发行货币的利益之一,也是最大的一个利润部分。

  李牧知道一点,美国金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